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经济行为人对自己造成的外部影响既不用支付费用,也不能获得收益,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我们以外部不经济的情形为例。假定某一经济行为人采取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CP和CS。根据假定,有CP<CS。
再假定该个体采取该行动能得到的私人利益为VP,且有CP<VP<CS。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将获得正利润(VP-CP>0)。而社会获得的将是净损失(VP-CS<0)。理性的个人将继续该行为,但却给社会带来不利,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实现。具体来说,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由于私人不必为此付费,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或者说私人产出过度。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个人不采取该行为,那么他放弃的利益为(VP-CP),但社会因此而避免的损失则为(CS-CP),而(CS-CP)>(VP-CP)。也就是说,个人的较小损失能够换来社会的较大“福利”。
为了直观理解这一点,我们用图解来说明。图10-3中,D或MR代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或边际收益曲线,MC代表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MS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因而MC位于MSC的右下方。
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经济行为人对自己造成的外部影响既不用支付费用,也不能获得收益,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我们以外部不经济的情形为例。假定某一经济行为人采取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CP和CS。根据假定,有CP<CS。
再假定该个体采取该行动能得到的私人利益为VP,且有CP<VP<CS。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将获得正利润(VP-CP>0)。而社会获得的将是净损失(VP-CS<0)。理性的个人将继续该行为,但却给社会带来不利,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实现。具体来说,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由于私人不必为此付费,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或者说私人产出过度。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个人不采取该行为,那么他放弃的利益为(VP-CP),但社会因此而避免的损失则为(CS-CP),而(CS-CP)>(VP-CP)。也就是说,个人的较小损失能够换来社会的较大“福利”。
为了直观理解这一点,我们用图解来说明。图10-3中,D或MR代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或边际收益曲线,MC代表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MS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因而MC位于MSC的右下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