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幼儿品德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努力。下面,就家园共育,共同实施品德教育的几点有效做法介绍如下:
一、转变家长观念,达成教育共识。
品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功建筑是孩子未来走向成功的奠基石之一。欧洲一位物理学家荣获诺贝尔奖后,有记者问他:“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我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这些。”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当然有其天才的素质,但在他看来,所有的素质都植根于人的幼儿期,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习惯,这才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东西。而在幼儿入园初期,我们以“幼儿阶段教什么”为题对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家长普遍重视和强调孩子的智力发展,而相对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发展,很多家长一味追求孩子学了多少知识,忽略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关爱,与人合作等良好品德的教育,家长的思想、观念离《纲要》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幼儿园要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使家庭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使之在教育观念上逐步与幼儿园达成共识。
(一)、通过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品德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我们组织开展了几期家长学校活动,分别针对幼儿阶段“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开展专题讨论。活动中,把家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家长充分互动,在讨论中逐步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达成共识。如,在“幼儿阶段教什么”的家长学校活动中,教师首先发动家长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看法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在家长园地中,家长之间互相传阅,然后,教师将家长的观点进行归纳,分别找出观点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家长代表,引导他们在家长学校活动中向大家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大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将《纲要》中所倡导的教育思想以家长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渗透,使大家认同。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多数家长认同了“幼儿期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最重要”这一观点,逐步树立一种符合时代发展和幼儿需求的正确观念。许多家长参与活动后深有感触的说:“一个孩子智力条件非常优越,如果他的非智力条件不良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
(二)开展专题讨论,促使家长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
针对家长在幼儿品德教育方面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一些普遍存在的幼儿品德现象,如《怎样尊重孩子?》、《如何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理智地爱孩子》等问题,我们采用专题讨论的形式,促使家长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活动前,教师与家长进行了充分沟通,有针对性的让有此方面教育经验的家长做好准备。活动中,家长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举实例、谈效果,摆观点、论经验,讲得具体实在、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加上教师适时点播,使家长学到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欣喜地发现家长的行为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更加关注班级活动了,活动收到了成效。
此外,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为家长提供品德教育方法。针对家长在幼儿品德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个别问题,我们除了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措施以外,还在“家长园地”中增设了“家教诊所”栏目,请存在困惑的家长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映在栏目中,教师和其他家长把自己的有效方法总结出来,投放到园地中,家长们在接送幼儿时阅读,互相学习,吸取好的经验。
二、家园优势互补,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在家园共同实施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要努力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调,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一)幼儿园发挥群体优势,与家庭密切配合,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由于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缺少伙伴群体,加上长辈对其娇惯成性,他们大多任性、自私,与自我为中心,造成交往困难,家长对此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指导家长用一些正确的行为和方法注重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群体优势,配合家庭开展一系列相应的活动。
1、让幼儿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
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发展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活动中,有小朋友摔倒了,及时把他扶起;小朋友生病了,给他端来一杯水,一起打电话问候;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大家都为他祝贺并献上自制的生日礼物……孩子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良好品德习惯逐渐内化形成。
2、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幼儿的良好品德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设法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此,我们抓住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契机,及时生成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玩具大家玩》、《怎样做朋友》、《我为生病的朋友做什么?》、《值日生,真正好》等丰富的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怎样关心他人,为集体做事情。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家长反映孩子懂事了,遇事懂得和人商量了,不乱发脾气了,还主动提出把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看,更喜欢来幼儿园了。
(二)家庭发挥个别教育优势,与幼儿园协调一致,同步实施品德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的配合。
1、让幼儿在家园同步教育中形成良好品德习惯。
家庭与幼儿园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实施同步教育,能够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师孩子上了中班,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爱劳动的品质,开始尝试让孩子做值日,比如擦桌子、摆碗筷、浇花、整理图书等。家长了解了活动计划后,在家里也让孩子练习做这些事情。教孩子收拾玩具,如果孩子不会,家长会一遍遍地示范,手把手地教,利用个别教育优势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在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下,孩子很快养形成良好品德习惯。
2、让幼儿在家园互动中萌发积极情感。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幼儿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园互动,把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幼儿生活。
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每一种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一种行业都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为激发幼儿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热爱之情,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萌发他们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从而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这些活动以家长为主体,家长做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做教师密切的合作伙伴,自身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在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中,警察叔叔来给幼儿讲破案的故事,和幼儿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火车上的列车员来给小朋友讲如何乘车,自己的辛勤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三八”妇女节到来了,为让幼儿认识到妈妈的伟大,激发幼儿的亲情,我们把孩子的妈妈们请到了幼儿园,让她们给孩子讲一讲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带大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爱的情感,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周围亲人和同伴的爱,孩子们在体验爱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奉献爱心,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3、让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中强化良好的品德行为。
表扬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认同,当幼儿的某些方面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使之已有的一些良好习惯、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例如:每天午睡前,教师通过“自编故事”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教师把幼儿的名字溶进故事情节,以此来鼓励幼儿形成团结友爱,帮助弱小、积极勇敢等良好品德,教师把幼儿喜欢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把班上幼儿的名字编进故事,当孩子们听到自己或同伴的名字出现在故事中的时候,都兴奋不已,给予了故事更多的关注这种形式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其次,家长通过写表扬卡的方式把幼儿在家的良好行为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老师读给小朋友听,使幼儿更加自信,也促使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来自家园双方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