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浅谈幼儿早期品德教育

来源: 2017-10-19 19:42

  随着人们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倍受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当前流行的“手指速算”、“快速阅读”、“快乐英语”等等,使我们许多老师和家长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忽视了对幼儿早期的品德教育。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质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难以形成。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从早期开始。如何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契机。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的一言一行,时刻透露着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全面地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意愿与要求,捕捉幼儿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如:对孩子的礼貌教育,除了我们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形式外,在每天接送幼儿时,教师主动说“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每天的重复训练中,感染了幼儿,使之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引导幼儿做一些关心他人的事,帮助朋友穿衣裤、系鞋带、扣纽扣、叠被子等。通过自我服务,如擦桌椅、种植等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爱劳动的好品质。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使品德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

  二、榜样示范,注重熏陶。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孩子对教师的言行都会模仿和学习。因此,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像妈妈一样关心幼儿,并处处为人师表,以深厚的感情、进步的思想、文明的语言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教育效应。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对抽象的道理难以理解,教师可利用幼儿喜爱的儿歌、故事中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孩子。如用故事《小猪洗澡》教育孩子讲卫生,《漏嘴巴的大公鸡》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不高兴发芽的树》教育幼儿爱护小树苗等等,通过一些文学艺术作品,直观形象地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四、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源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情感,对品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组织了“我的好妈妈”、“我帮妈妈做点事”、“画颗爱心送妈妈”等系列活动。幼儿通过说和做,亲身体验妈妈的辛苦与对自己的爱,这种爱的体验会对幼儿的心灵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他们去爱身边所有的人。我们还利用一年中的各种节日精心设计教育活动,使品德教育在耳濡目染中渗入幼儿心灵,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总之,幼儿良好的性格及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充分领会《纲要》精神实质,了解各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把幼儿培养成身心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