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练习题
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学习经验会上有个发言,我自己至今不忘,因为它照亮了我的一生。当时我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把上每一门功课都当做精神的享受,学习就是探险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会发现新大陆,要带着好奇心,怀着一种期待感,甚至神秘感走进课堂。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独立的学习观、读书观,以后就发展成为我的研究观和我对学术工作的一个基本理解与信念。
这就是我这些年经常说的,读书、学习、研究,在本质上就是对未知世界的“发现”。这里有一个我和世界的认知关系问题。世界是无限丰富的,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掌握的世界知识是有限的,还有许多未知的世界等着我去认识,我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同时又是无限的,这就充满着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好奇。学术研究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未知世界,你对它充满期待与好奇。正是这种期待、好奇产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和冲动,这是一切创造性的学习、研究、劳动的原动力。
我们说的学术研究中的发现,不仅是对研究对象的发现,更是一种自我发现,因此就会产生自我生命的升华:学术研究的美妙之处就在这里。
怎样使自己始终如一地处在探讨、发现的状态,并由此获得永恒的快乐?这是我的人生道路、研究生涯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介绍林庚先生的一个观点以及它对我的影响。那是1984年左右,我刚留校做助教,严家炎老师是系主任,他提出要举办学术讲座,请中文系已经退休的老师,来做最后的公开演讲,让我来做具体组织工作。于是就请来了吴组缃、林庚、王瑶、朱德熙这样一些一流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那真是一次辉煌的“演出”。我记得林先生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几易其稿。那一天,他的穿着看似朴素,但是很美,很有风度,他一站在讲台上,那种说不出的风度,就把大家给镇住了。讲完以后,走出教室,他几乎要倒下了,是我把他扶到家里去,他回去就病了一场。他拼着命来讲这一课的,讲完了人就倒了。正是在这次课上,他提出:“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
我当时听了,心里为之一震:这正是说出了学术研究,以至人生的真谛啊!所谓“永远处于婴儿的状态”,就是要以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阅读,去思考,这样才能有不断的新的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怎么使自己永远处在一种婴儿状态。
后来我们的《新语文读本》选了梭罗《瓦尔登湖》里面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你便获得了一次新生,你的生命开始新的一天,就有了黎明的感觉: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你用新奇的眼光与心态去重新发现。这就是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一种新生状态,就是真正的学术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术境界、人生境界。我们讲“赤子之心”,就是指这样的状态与境界。
我很同意梭罗说的另一句话,他说人无疑是有力量来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外界的环境我们管不了,因为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但你可以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小环境。
直到今天我还形成了一个习惯,我的周围人都知道,我总是给自己设置大大小小的目标,或者读一本书,或者写一篇文章,或者编一套书,甚至是旅游,我都把它诗意化,带着一种期待、想象,怀着一种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进去,以获得写诗的感觉。我强调生命的投入,全身心投入,我跟前几届的北大学生都说过:“要读书你就拼命地读,要玩你就拼命地玩”,这样,你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状态。我追求这种生命的强度和力度,酣畅淋漓的状态,这同时是一种生命的自由状态。我的全部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
(选自《格言》2009年第12期)
1.简要说说这篇文章作者谈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知这篇文章具体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独立的学习观、读书观,以后就发展成为我的研究观和我对学术工作的一个基本理解与信念。以上句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就”在这句话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永远处于婴儿的状态”,就是要以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阅读,去思考,这样才能有不断的新的发现。以上句中加点的“观察”“倾听”“阅读”“思考”四个词语能否颠倒位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谈到的“黎明的感觉”?结合你的切身经历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谈到的“今天我还形成了一个习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习惯?这种习惯给了作者怎样的受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把上每一门功课都当做精神的享受。
2.(1)“这”指代上文中的“每一次上课都会发现新大陆,要带着好奇心,怀着一种期待感,甚至神秘感走进课堂”;“就”这个词表示前面谈到的观点、习惯存在,再发展成为固定的观点与信念,前面的是条件,后面的是发展的结果。
(2)四个词语不能颠倒位置,因为这四个词语是按照一种事理顺序排列的,打破这种顺序也就不合理了。
3.“黎明的感觉”指对事物有新鲜感,促使探寻事物;如骑自行车是我们每天进行的运动,而骑出花样能够使我们感到骑自行车的乐趣,一天一变,花样翻新,趣味盎然。
4.这种习惯指给自己设置大大小小的目标,这样作者怀着一种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进去,以获得写诗的感觉。
5.(参考示例)给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如记英语单词可以自我比赛,看能否超越自己的目标,这样能保持学习的激情;用心思考,怀着一种新鲜的感觉多探寻几个为什么,如学习物理,光射到水中为什么会发生折射,规律是什么?很值得探求,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学习的兴趣。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