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理论 点亮“心”灯,把握生命成长的方向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一天忙到晚,忙得心力憔悴,忙得能够自己品味学习的时间荡然无存?渴望成长的生命在忙碌中无声无息地流淌;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天学到晚,学得精疲力竭,却体悟不到成长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年轻的生命在风中飘摇着看不见前进的方向;
生命的成长呀,你的源头在哪里?又归落何方?
2. 生命成长的思考起点
对于生命的界定及其成长机制的探究不同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界定和探究视角。有生物组织进化视角,有认知心理进化视角,有人类社会学视角……我们对生命成长的思考是从学习进化系统的视角,把生命成长的过程看作是学习能力提升进化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人生成长是看作一个生命进化系统,那么成就这个生命层次不断进化的学习进化系统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即心智模式进化子系统(S1)和学习路径进化子系统(S2)。心智模式进化子系统通过个人心智模式发展水平所产生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着对所有学习资源的运用策略。学习路径进化子系统是经由个人通过主动选择和交流所展现的学习过程。由于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学习能力的不断生成,使得学习过程在不同学习效应的层次上展开。心智模式进化子系统和学习路径子系统相辅相成,两者在各自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共同推进了完整生命的进化发展。
3. 生命成长的层次
学习成就人的生命发展,那么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学习所成就的不同人生阶段展开呈现。台湾傅伟勋先生把生命层次依其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自下而上分为十大层面,即:
(1) 身体活动(biological)层面;
(2) 心理活动(psychological)层面;
(3) 政治社会(politico-social)层面;
(4) 历史文化(historico-cultural)层面;
(5) 知性探求(intelle-ctual)层面;
(6) 美感经验(aesthetic-experiential)层面;
(7) 人伦道德(moral)层面;
(8) 实存主体(existential)层面;
(9) 生死解脱(soteriologieal)层面;
(10) 终极存在(ontological)层面;
每个生命层面都有其相应的价值观念以及对应的时间观念。对生命层次境界的划分和研究为我们每一个人反观自身生命发展存在状态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以及学习的追求目标和效果评价。生命成长归向何处?生命成长在进化着的心智模式上和进化着的学习路径上向着真善美的实存主体的层面不断发展着、升华着。
4. 生命成长的微观分析
生命成长是由称为心智模式进化子系统(S1)和学习路径进化子系统(S2)共同组成的学习进化系统,该系统发展的不同层次水平就决定了生命发展的层次水平,决定了对学习资源的价值判断方式与应用水平,决定了学习所表现出来的效应水平。
心智模式进化子系统,通过个体的价值判断来产生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效果,掌握学习时间。个体所处的生命层次决定了他的时间观念以及由此决定的时间安排。
诸如学生、成人、儿童,对于时间-价值的观念是不同的。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利用,但是学习动机往往不明确;成人学习动机非常明确,但是缺乏可以支配的大量时间;儿童因为心理和智力、思维能力都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完善他们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水平是学习的目标,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成人那种内在的冲突,他们是真正的学习者;但是外在的情境设定如教师的价值观念、家长的价值观念等,决定了儿童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时间-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随着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阶段身心的成长,在接受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的同时开始逐步建立个体的价值观念。学生阶段是培养一个人时间-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主要受学校和家庭、社会和朋友的影响。
学习路径进化子系统主要表现为外显的个人经由选择和交流、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所形成的学习过程路径。该子系统功能还可以具体表现为学习个体的知识管理能力等。
具体来说,在没有学习之前,我们会对学习任务有一个评价,这是基于以往的认识所作出的评价,这一评价一般来说具有模糊、粗糙、直觉等特征。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修正我们的评价,时间的概念开始展现。如果我们觉得这个学习过程没有价值,也就是通常说的“没兴趣”,那么,我们就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时间开始显得漫长而且枯燥,我们就会想做其他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来试图逃避学习任务的逼迫。当然,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肯认了自己最初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并且取得了更加深刻的体验,我们就受到鼓舞,渴望再次获得这种体验,时间悄然流逝却并不觉察,我们的思维、行动开始聚焦到学习任务上。
最后,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不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到底对学习对象了解了多少,我们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的评价比最初刚刚接触的时候具体了、深刻了。如果我们觉得学习任务完成后的学习效果符合我们的更长远的价值观,我们就会进一步探索更深的学习目标,并自己决定学习任务。这三个过程也可以具体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学习阶段中间和学习对象中间。
心智模式进化子系统(S1)和学习路径进化子系统(S2)有着各自不同的进化发展机制和规律,但又相互影响着,时间是穿越这两个子系统重要纽带。S1结构优化的结果使得能够投入到系统S2上的学习时间越来越丰满,而S2的结构优化又促使S1反思能力的增强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感悟能力的增强。
5. 生命成长的宏观分析
生命成长的学习进化过程从来都不是孤立地演化进行着,而是跟人类社会、跟民族文化在同呼吸共命运中不断地进化发展。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决定着个体的心智模式进化水平和学习路径进化子系统所能成就的个体生命的宽度和广度。个体生命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进化发展,而社会的进化发展又能够促进个体的生命成长。
生命的成长经由学习为社会的历史文化所造就,“历史文化乃是社会与个人所共有的精神地盘,乃是‘贯通并统合其他上下九层的群已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与实际成果’”。(何光沪)
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个体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生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观,支配着个体不同的社会行为,支配着个体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如对满足身体活动的资源、满足心理活动的资源、满足政治社会活动的资源、满足历史文化活动的资源等等的配置方式的不同。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就直接影响着生命成长的学习进化系统的发展,也就是影响着生命成长的进程。
在实际生活中,生命成长的心智模式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价值的判断、资源的配置。线性心智模式、系统心智模式、进化的心智模式,不同的心智模式水平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处理价值冲突提供了三种不同思考和处理方式。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生命层面不同,对资源的认识、理解和处置也不同。我们经常谈到,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要服从长期利益,就是这样的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的具体应用和体现。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从道德角度而不是从价值冲突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只有对生命层面的深刻领悟之后,才能对资源运用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处理。
学习的选择交流活动本身也受到价值观念的支配,价值观念在层次上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习的方式。对资源的认识、理解和处理方式和学习的方式有关。学习路径的外在表现为学习合作规模上。合作规模也表现为思想互连的规模,个体在不断发展的思想互联的学习进化层次上进行学习的积累,从而在不断汲取社会集体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又促进社会集体文化的进步。
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社会的发展在交融中发展着、进化着……
6. 用宽容迎接生命成长的学习时间
生命成长是经由学习来不断完成其存在意义和价值。时间是生命成长的学习进化系统的重要资源,如果生命成长的学习所需时间投入不足,则必然影响生命系统层次的进化变迁。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是生命成长中对时间的不同运用,却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成长效果。生命成长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宝贵资源,如果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把注意力、把时间专注于生命成长学习系统所处的外界环境的诠释揣摩上、患得患失的牵挂上、走马观花各种事物的关照上,没有内心的宁静,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没有时间。没有时间专注于内在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学习系统的发展进化也就渐进停滞了,那我们的生命就容易陷入一种无声无息中,消磨着……
时间,生命成长的宝贵资源,如何才能获得时间?时间是把投射到繁杂世界的注意力收回来,专注到自己内在成长事情上的结果。所以,生命成长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这样的心理转变或心理进化,炼就内在注意力的专注程度,把向外注意力专注投入到内在追求生命成长的学习过程中。
也只有经由这样把原先向外投射的注意力转变为向内注意力投射,这时学习者生命主体才有可能且有能力不断反观自己的学习进程、成长状态。由于专注,生命能量的集中使用,所以也容易产生思维火花,相应地生命系统层次的进化变迁才可能发生。
时间富足,不是生活中机械时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而是经由心理调节向内专注产生的结果,是生命成长学习系统结构要素重组的结果。
然而,实际生活中,偏偏我们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生命成长的宝贵时间和注意力投射到与成长学习不相关的人和事上,心里专注的不是自己的生命成长的学习更新,而是紧紧抱着一团“不能宽容”的人和事。
所以,生命成长的源头在哪里呢?在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卸下长久以来抑制自己灵性生命成长的外界“不宽容”的投射,点亮自己的“心”灯,打开自己的慧眼。
从宽容开始,时间就如涓涓细流不断涌向心田。由于时间的投注,生命学习系统结构要素不断地重组,其所表现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命开始变得滋润、变得有生机,生命的能量开始积聚,生命的价值开始彰显。
用宽容迎接本属于自己生命成长的学习时间吧!点亮“心”灯,生命的源头就在这里,沿着生命成长的学习进化系统,活出生命的意义吧!
让我们点亮“心”灯,把握生命成长的方向,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何光沪,
;2.《新教育:为学习服务》,陈建翔 王松涛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The Emergence of Distributed Cogni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rancis HEYLIGHEN, Margeret HEATH and Frank VANOVERWALLE,
;4. 二十年的追求:我和哲学(二),金观涛,
5.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