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课 题: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运用这一知识,掌握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2.会用多种方法改变多种物体沉浮。
3.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理。
4.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简易的潜艇)。
5.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努力探求的思想品质。在研究过程中形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
重 点:
难 点:
教 具:小组观察实验用:水槽、小药瓶、浮标、橡皮泥、泡沫塑料、气球 、石头、铁块等。制作“潜艇”用饮料罐、塑料软管、塑料笔帽、橡皮泥、塑料矿泉水瓶等。
方 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出示空瓶,然后提问:把空瓶放入水槽中,它会沉还是会浮呢?空瓶在水中上浮是怎么回事?由问题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本课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研讨、学习知识
1.研究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师先根据实验材料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猜想可能发生的现象。“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空瓶下沉?”“估量加多少水可以使小瓶沉入水底?加多少水可以使小瓶悬浮在水中?” 这是探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接着分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让学生充分感知,自行发现。然后汇报结果,整理信息,通过大家的辩论,得到解释现象的依据。
“请你们解释瓶子在水中沉浮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引起物体的沉浮变化?”最后教师小结,给同学们一个清晰的概念。
2.研究改变物体的体积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探究这部分知识的方法同上。
三、巩固知识、培养创新
运用所学知识改变其他物体的沉浮
观察桌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讨论:用什么方法使沉的物体浮起来,浮的物体沉下去?
学生根据问题做出推测。然后分组讨论,在小组内商量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分工合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实验。实验中鼓励学生有独特的做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汇报时不但要说明自己是怎么做的,还要说明改变物体沉浮方法分别属于哪一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然后利用多媒体讲解潜艇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制作
制作、研究简易的“潜艇”。
出示材料(空饮料罐和塑料管),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潜艇。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制定计划后再制作。
然后汇报展示各组的作品,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最后,出示教师制作的沉浮自如的“潜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回家后寻找别的材料制作一个能沉浮自如的“潜水艇”,把学习的兴趣延伸至课后。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