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考点:第一章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的概念
1.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企业不同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不是政府的分支机构和附属物,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获取利润为目的,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2.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
(2)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组织章程;
(3)具有独立的资产,实行独立核算;
(4)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二)企业的形成
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关于企业形成的两种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萌芽状态: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
企业:就是对劳动过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它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的。
(1)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
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产生的是交易费用;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产生的是组织管理费用。
(3)企业出现的原因:企业在某种状态下可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变成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有监督、有奖惩的合作和交换行为,使组织管理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
(三)企业的发展
1.企业发展的3个阶段:手工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企业生产时期(了解)。
(1)手工生产时期
①含义: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家庭手工业不是典型的企业
工场手工业实际上已具有企业的雏形
②工场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区别:
生产经营的目的不同
经营者的身份不同
经营者的性质、素质不同
生产的形式、规模不同
③工场手工业虽然创造了比家庭手工业要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仍然是手工业劳动和手工工具。
④为了适应市场对商品日益扩大的需要和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场企业过渡到了大机器工厂企业。
(2)工厂生产时期
①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又推动了机器的运用。
②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③工厂企业较工场企业的重大区别主要有:
工厂以蒸汽、电能等为动力,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随着科技广泛运用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发生了变革;工人的分工和协作受机器的制约;管理更加复杂和完善。
(3)企业生产时期
①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
②企业生产时期的主要特征(6个):
a 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
b 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
c 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d 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e 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加速了企业间的兼并;
f 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变。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①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
②良好的企业素质
①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
A.定义:是指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
B.包括内容: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a.动力机制
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
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
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积极性。
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供应、生产、销售是企业日常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
内容:原材料商品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以及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组织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等。
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德,使投资、消费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
财务平衡约束机制;
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包括:发展基金自我积累;
筹资渠道自主选择;
投资项目自主决定;
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企业经营机制特征
先天性:有什么样类型的经济形体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营机制。
本质性:它是企业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产物,它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并发挥作用。
系统性:企业既有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机制,又有一些反映各子系统结构和运行原理,以及各种制约关系的具体机制。
功能性:企业机制必然产生自己特有的功能或机能,功能的大小、强弱是通过功能性来反映的,其中动力功能和约束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
经营机制的影响制约因素
企业的经济地位
企业所有制形式
企业经营责任制
企业人员素质
企业财力、物质资源等
②良好的企业素质
A.概念
定义:是指企业内在的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
要素:人员、物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
能力: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物质技术设备能力和由此而形成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
B.企业素质类别
C.企业素质与企业成长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企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素质;
另一方面,企业的成长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
(2)企业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
企业发展或成长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多样化经营两条途径。
第一,技术进步。
企业生产是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其中最常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一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从一定量的资源中能得到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极限。
第二,多样化经营。
①定义:又称多角经营、多元化经营、多边经营。它是指企业不只生产某一种类的产品或不只提供某一种类的服务,而是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
②适合企业:现代企业特别是现代大中型企业
③原因:既有内部因素的促进,又有外部因素的促成,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企业成长的要求。
④具体原因:
企业规模扩展的要求
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要求
利用内部资源、减少经营风险的要求
科技进步的影响等。
⑤途径: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等。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联系
①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②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继承和发展。③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区别
①面临的外部环境:传统企业偏紧,要看政府脸色行事; 现代企业较松,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行事。②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③企业管理方式:传统企业实行垂直式直接管理; 现代企业实行扁平式间接管理,企业具有独立性。
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企业要素的概念
企业要素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二)企业要素的构成
1.企业系统流程
包括: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和信息流程4个部分。
2.企业构成要素(12项,了解)
企业构成要素就是一个由各种资源所构成的“集合”。
(1)人力:生产力的推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物力:企业活动的物资设备、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财力:企业资产的货币表现。
(4)信息:企业经营管理的耳目,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5)技术:人类积累并体现出来的经验、技巧。
(6)知识:人们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7)时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8)空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表现。
(9)市场:实现价值的场所,获取资源的媒介。
(10)客户: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商品或利润的提供者。
(11)环境:对人或事物生存发展的影响因素。
(12)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的要素及质量与能量。
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
1.企业的优势
(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2)节约费用:节约谈判费用,降低信息获取费用。(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企业内部行政系统的命令和权威常常比市场讨价还价或诉讼更能有效地解决冲突。(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2.企业的弱势
(1)信息传递易缺失。(2)监督成本增加。(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4)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