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考点:第一章第五节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标准化工作就是对企业各种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企业标准
1.技术标准
经过一定程序批准,对企业的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等所作的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是企业标准的主体
(1)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的规格、参数、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包装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2)方法标准:是对生产过程中具有通用性的重要程序、规则、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包括设计规程、工艺规程、材料装备、操作方法、检验方法等。
(3)基础标准:是针对生产技术活动中的一般共性问题,根据最普遍的规律制定的基础规则,是生产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有指导意义的标准。
(4)安全与环境标准: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所作的统一规定。
2.管理标准
是指对企业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和工作责任,按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和制度所作的统一规定
3.工作标准
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方法、程序及工作要求所作统一规定。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与相关岗位在工作中协调配合和信息传递的方法;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定额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定额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技术、经济水平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一)定额的表现形式
1.劳动定额
(1)定义:劳动定额即劳动消耗定额,也称劳动定员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2)分类: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等。劳动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实现的。
2.设备定额
(1)设备利用定额: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的产量标准。
(2)设备维修定额:指为了编制设备修理计划而制定的有关标准。
3.物资定额
(1)定义:物资定额又分为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单位产品占用或消耗物资的标准。
(2)内容:各种原材料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劳保用品消耗定额、有关物资的储备定额。
4.流动资金定额
(1)定义:流动资金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标准。
(2)内容: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
5.费用定额
费用定额是通过费用预算规定的部门、个人的费用开支标准,如办公费、管理费等。
6.期量标准
(1)定义:期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制定的有关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标准。
(2)生产组织工作上规定不同的“期”和“量”的标准。如:为大量生产规定节拍、节奏;为成批生产规定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投入提前期、在制品储备定额等;为单件小批生产规定生产周期等。
(二)制定定额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及时、科学、全面;
其次,在定额的实施中要维护定额的严肃性,坚决贯彻执行;
最后,严格考核并适时修改定额,保证其合理性。
计量工作
企业的计量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
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
1.计量技术
(1)定义:计量技术是指计量标准的建立到量值的传递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测量,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两个方面。
(2)计量技术(三种)
一是标准测量技术,是指与基准器有关的通过法制手段进行量值传递的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水平,由专门的计量部门来完成;
二是工业测量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测量,目的是监测和控制现场的量值,保证起码的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
三是计量测量技术,是指法制标准量值传递系统中末端的测量,属于标准过渡的中间测量,目的是扩大标准的上下量限。它主要用于对生产量值的监督。
2.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量值的统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工 业计量管理,即以产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又可分为生产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管理和综合协调管理等;
二是 商业计量管理,即以商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也就是市场的计量管理;
三是 法制计量管理,是对尺、衡器、电度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利益的单位量的管理。
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企业信息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各项专业管理的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等。
外部信息: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各种经济、科技、技术情报的收集。
1.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
(1)原始记录
它是用数字或文字对企业生产经营所作的最初直接记录,有表、票、单、卡等形式。
它是建立各种台账和进行统计分析的依据,也是车间、班组进行日常生产管理的工具。
它对落实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统计的主要形式: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和统计文字说明。
2.科技经济情报
企业所需的情报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科技情报和经济情报。科技经济情报主要包括:国内外产品的需求情况、同行业的生产技术经济动态、社会所提供的资源、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等。
3.科技经济档案
科技经济档案工作一般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内容。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则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规章制度类型
1.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主要是企业的领导体系,如“经理、厂长负责制、法人管理制度”等。
2.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主要是指导企业具体管理方面的制度,如财务制度,计划制定制度,生产技术、销售方面的工作制度等。
3.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岗位所规定的任务、权力和责任的总称。责任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指按照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应知”与“应会”的要求,对在职员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通过业余或脱产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教育和素质培训。
包括:1.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2.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
3.工人的培训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