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作业成本法
1.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1)资源
资源是在作业进行中被运用或使用的经济要素,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资源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一项作业既可以是一项非常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类任务或活动。
(3)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中介。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4)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是指具有同质作业动因的作业集合。作业中心可以是某一项具体作业,也可以是若干相联系的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如材料处理作业中心包括材料采购、检验、入库、仓储等作业。
(5)成本库
成本库,是指由若干同质作业动因组成的一个特定的集合体,其归集的成本将按其代表性的作业动因分配到有关产品成本对象中。
2.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
(1)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2)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更真实地揭示资源、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3)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3.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
(1)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应具备下列特点之一:
一是客户个性化需求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二是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价格敏感度高。
(2)内部环境
一是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应基于作业观,即企业作为一个为最终满足客户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进行业务组织和管理。
二是企业应成立由生产、技术、销售、财务、信息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构成的设计和实施小组,负责作业成本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组织实施工作。
三是企业应能够清晰地识别作业、作业链、资源动因和成本动因,为资源费用以及作业成本的追溯或分配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是企业应拥有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配备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各项资源、作业、成本动因等方面的信息。
4. 作业成本法应用程序★
(1)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成本对象选择;
(3)作业认定;
(4)作业中心设计;
(5)资源动因选择与计量;
(6)作业成本汇集;
(7)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
(8)作业成本分配;
(9)作业成本信息报告。
5. 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
一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各维度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定价、作业与流程改进、客户服务等决策的准确性;
二是改善和强化成本控制,促进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完善;
三是推进作业基础预算,提高作业、流程、作业链(或价值链)管理的能力。
(2)缺点
部分作业的识别、划分、合并与认定,成本动因的选择以及成本动因计量方法的选择等均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操作较为复杂,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