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辅导讲义:第三章第二节
知识点: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
一般认为,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1.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2.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名义正增长,实际负增长
3.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不增不减
因素 |
说明 |
市场价格变动 |
市场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市场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原因【当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造成流通中过多的货币投放时,财政就能通过财政赤字从GDP的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GDP只有因物价上升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价格再分配所得(通货膨胀税)】;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1)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出现“档次爬升”效应,从而使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的份额有所增加;(2)比例税率为主的流转税制: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3)定额税率为主体的税收制度:财政收入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 |
知识点: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的项目构成
财政收入的项目构成 ,是指按财政收入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对国有企业主要采取上缴利润和税收两种形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税收收入才逐步取代上缴利润,占到财政收入的主导地位。具体情况为:
1.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税”,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在中国的财税改革史上迈出重大的一步;
2.1984年的第二步“利改税”大大增加税收在财政收入作用和经济调节作用。
3.1994年的对工商税制全面改革,最终奠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目前,税收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达8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