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级会计师考试核心考点:经济增加值
一、 经济增加值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一)经济增加值法的含义
经济增加值法,是指以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为核心,建立绩效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注重价值创造,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经济增加值,是指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经济增加值是剩余收益的一种特殊计算方法。
经济增加值方法较之传统的剩余收益评价方法有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是对会计准则所歪曲的会计利润数据进行了调整;
二是金融学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能够推导出反映非系统风险的权益成本率,进一步推导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济增加值方法结合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引入了计算公式。
(二)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优点:
(1)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2)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3)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缺点:
(1)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的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2)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二、 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的制定程序
(一)制定企业级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首先应结合行业竞争优势、组织结构、业务特点、会计政策等情况,确定企业级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计算公式、调整项目、资本成本等,并围绕经济增加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制定企业级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二)制定所属单位(部门)级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级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结合所属单位(部门)所处行业、业务特点、资产规模等因素,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定所属单位(部门)级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计算公式、调整项目、资本成本等,并围绕所属单位(部门)经济增加值的关键驱动因素,细化制定所属单位(部门)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三)制定高级管理人员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级、所属单位(部门)级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结合高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高级管理人员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