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招聘考试行测备考:银行招聘行测片段阅读劝导说服类题型知识点详解
【核心点拨】
1、 题型简介
片段阅读,主要考察的是阅读能力,其关键就在于对信息的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在具体考察时,概括能力的考察方式往往体现在选项的陷阱被设置为“概括不当”,而推断能力的考察方式往往体现在选项的陷阱被设置为“推断不当”,这两点正是我们训练的关键。我们首先说一下劝导说服类题型特点:
劝导说服类 |
推上下文 |
根据上文或下文内容推断下文或上文的内容 |
观点态度 |
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评价 |
寓意启示 |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让人们领悟某种道理或给人以启示 |
2、核心知识
对于推断类的题目,虽然下设六种题型,但考法是一样的,它们使用共同的解题流程,分为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些技巧和方法。
第一步:原文关键信息提取
第二步:直接解题或识别陷阱类型
第三步:根据陷阱类型排除错误选项
此类题目一般的对应解法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另一部分是“识别陷阱”(此类是两种陷阱类型的结合,一种是“概括不当”,“概括不当”又分为六种情况;一种是“推断不当”,“推断不当”又分为两种情况。)只要理解了解法中的各种情况,同学们就能轻松搞定主旨概括题。
3、核心知识使用详解
(1)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
对原文关键信息的提取,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技巧(详见超链接),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同学们就能在解题时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A、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
a¥中心句
重要性:中心句即文段强调的核心,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b¥关键词
重要性:如果文段中的中心句不明显或不存在,我们还可以寻找关键词,亦是解题的关键。
(a)重点词语、专有名词、标志性的词语(如:最关键的是、最重要的是、优先目标是、表明了、说明了、强调了等)
(b)情感态度类词语(多用于推断类—劝导说服类—观点态度题)
B、判定材料涉及几重事物:
重要性:判定材料涉及几重事物,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文段涉及的核心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排除关系错误或者以偏概全的选项。
a¥单一事物、单一观点
b¥识别多重事物、观点间的关系:①因果关系;②并列关系;③条件关系;④递进关系;⑤转折关系;⑥对比关系(类比、反比);⑦衬托关系(正衬、反衬)
(2)识别陷阱类型
陷阱类型一:概括不当(劝导说服类题型通用)
陷阱类型二:推断不当——推理不当(劝导说服类题型通用)
陷阱类型三:推断不当——缺乏一致性和段际逻辑不当(排序衔接类题型通用)
【精选例题】
例1:
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
根据上面一段文字,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
A. 印第安人的生活环境
B. 印第安人为语言学研究做出的贡献
C. 印第安人的语言系统
D. 人类为证明植物也有语言进行的探索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推上下文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语境协调,具体表现在话题一致。从原文最后一句提到这种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可知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内容应当与植物语言相关。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例2:
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这是无需证明的。但就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低效率、高公平,就是高效率、低公平,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有的。就某一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二者并重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就某一具体税种来说,( )。
A. 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妥协
B. 顾高效率和高公平不是最好的
C. 顾高效率和高公平才是最理想的
D. 应以效率为主导,而应以公平为核心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观点态度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的对应的解法是通过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对重要词句进行理解,合理推断隐含的信息和观点。文段中“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有的”说明很难做到兼顾高效率和高公平;结合上文对“二者并重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进行推断:当二者不能并重,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平衡调节。D选项明显地与原句“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矛盾。B、C选项没有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都太绝对。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选项。
例3:
妈妈花2000元给亚莉买了一架电子琴,可亚莉生性好动,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电子琴渐渐落了灰。不久,亚莉妈妈的同事介绍说有一位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老师可以给亚莉做家教。这个时候你觉得亚莉妈妈会做何决定呢?亚莉妈妈决定请家教,理由是:“电子琴都买了,当然要好好学,请一个老师教教,要不这个琴就浪费了!”于是,每月500元的付出又坚持了半年,最终不得不放弃了。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性格和爱好
B. 做事情需要有自己的主见
C.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D. 懂得放弃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妈妈买了电子琴,亚莉不愿意学,妈妈又怕电子琴浪费,于是又请了家教,然而最终结果只是徒增成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进行了一项不理性的行动后,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行为和所支付的成本,首先考虑这项活动之后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能够带来的好处,再综合评定它能否给自己带来正效用。故D选项最为符合。A选项表述没有问题,但没有切中文段主旨;B选项和C选项表述过于片面,属于概括不全。所以,本题答案为D 选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