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居家学习,怎样让学生更健康
导语:长理职培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居家学习,怎样让学生更健康。
目前,部分地区正陆续开学。继续在家学习的孩子们“深夜才能入睡”“整天对着手机”“学习效果有限”,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如何才能在电子产品用时激增的特殊状况下,让孩子保持用眼卫生和身心健康?本期,让我们结合记者调查、数据分析和专家建议展开探讨。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线上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居家学习给原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夜才能入睡”“整天对着手机”“学习效果有限”“家庭矛盾增多”,这些都是来自家长们的“吐槽”,盼望开学,是不少家长的心声。
光明日报记者姚晓丹
作息失去规律
对于家长而言,最先感受到的是孩子纪律上的散漫。没有学校的约束,在“自己的天下”,那些费心养成的好习惯丢得很快。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四年级女孩田甜此前从没有偷偷玩手机的习惯,这段时间,她的妈妈发现,她睡前会偷偷玩手机,摆弄到很晚,“经常夜里12点才能入睡,早上8点半上课,我会8点叫她起床。”田甜的妈妈告诉记者。
田甜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上午是各科课程,老师发布一段录好的知识点精讲,然后分时段答疑给孩子们做一些试卷。“这些只能在手机上进行,有时还要打卡点名,我算了一下,一天之中,对着手机的时间足有五六个小时。最难办的是,居家学习期间孩子用手机有了最正当的理由,晚上孩子说需要预习、需要‘对题’、需要检查作业,轻轻松松就拿到了手机,而一拿到,不到睡觉就收不回来了。”田甜妈妈说。
好在这些课程学校并不强制上,因此,为了田甜的视力健康,她的妈妈有时候会选择“旷掉学校的课”,上某网校的四年级课程。“因为这个网校课程可以在电视上投屏播放,看电视总比看手机好一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夜才能入睡,是不少学生的通病。北京市西城区初二男生可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打篮球、踢足球、弹中阮等方面都有特长,还是班里的班长。这个优秀的孩子也在居家学习中被“打回了原形”。“以前9点半准时入睡,现在推到10点半。以前只用手机软件检查作业,现在从早到晚盯着手机,偷摸插空玩游戏。”可乐妈妈林女士告诉记者。
可乐的课程这样安排: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20,是学校的云端课堂时间。用企业微信、雨校平台等软件学习,老师带着孩子们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大多是串讲。每节课40分钟,下课十分钟时间,可乐偷偷打游戏,“《王者荣耀》《第五人格》,还有一些小的游戏。”林女士说,“他的同学还组建了各种微信群,他们在里面聊一些很无厘头的话题,总是对着手机哈哈大笑。”
林女士是一名儿科医生,疫情影响之下工作很忙。她发现,一旦自己不在家,爸爸对孩子的约束有限,孩子一整天“连被窝也不出,所有课都在床上解决”。于是,林女士每天早上7点上班,就把可乐带到医院,门诊的时候可乐自己在医生值班室学习。“这样至少能让他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有规律的作息。”
学习效果不佳
作息时间被打乱的还有北京市东城区初一女孩丽丽,“她连体育课都在床上,在床上放一张瑜伽垫。”丽丽妈妈告诉记者,“她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床,起床就在床上摆个小桌子学习,以便随时躺下。”
居家学习,怎样让学生走出这样的怪圈
扬州市汶河小学录制的科普教育特色微课。庄文斌摄/光明图片
丽丽每天上9节课,也是“全手机操作”。除了作息的紊乱,妈妈更担心的是学习没有学好。每节课30分钟,一节一节,“时间被切割成细碎的小块,感觉孩子的收获不大。”丽丽妈妈很有感触,“孩子很少有时间读完一本书,课程上完就很疲惫了。我觉得线上开学没有把居家学习和学校学习分割开来,居家学习应该打破时间概念完成一些深度阅读的内容。我希望每一科老师能围绕一本书,讲一些自己科目的相关知识,让孩子有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深度阅读的能力。现在太零碎了,都是碎片化学习。”
讽刺的是,丽丽妈妈告诉记者,为了孩子少看一些动画、少玩一些游戏,她不得不把时间切得更“碎”,学习时间结束后,再让丽丽上一些画画、音乐等网课,“转移孩子注意力”。
北京市朝阳区一年级女孩小夏的妈妈也是这样,为了和动画片“战斗”,她把艺术体操、舞蹈等实践类的网课都加了课时,“这样,孩子每天的运动时间多了,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就少了。”
时间越切越碎,越赶越快,学习的效果却有限。家长们都觉得孩子状态不对,却不知道怎样解决。
缺乏生活教育
也许这就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养成很慢,丢掉却很快。为什么居家学习之后,不少学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生活教育这一课该补上了。
“好习惯的养成、规则意识的形成,往往在公共空间发挥更大的效力,因为它符合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疫情的影响,大家从公共空间转入了家庭这一私密空间,公共约束小了,一些孩子就容易松懈,一些生活问题也随之出现,这是生活教育体系长期被淡化造成的。”赵刚告诉记者。
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学科知识,有关生活理念、技能的教育相对短缺。“这在80后家长和00后孩子之间的影响尤其明显,家长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有偏差,于是,疫情期间的家校合作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赵刚建议,居家学习,生活教育这一课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学习。
关于家长们担心的“碎片化”、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赵刚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追课”,学科知识总有被淘汰的时候,而自主的生活能力将会激发孩子内在力的需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他律到自律,只有当孩子们学会了这些,他们就真的长大了。”
因为“盯屏”不得已要增多近距离用眼;
由于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入眼的光强度都会超过纸质版书籍、黑板的光线反射强度,而存在光线刺激的问题;
无论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都会有一定的发光频率,这与自然光线不同,会对眼球的发育有影响——
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盯屏”,一方面又因不得不“禁足”在家缺乏户外运动,孩子的视力下降怎么办?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和家长该如何协力化解?
长时间近距离“盯屏”会增加近视风险
“孩子上初二,上午五节课,下午三节课,一节课最少30分钟。一天如果不算做作业,要盯屏大概240分钟,”说起孩子在线开课以来“盯屏”的时间,北京市东城区一位中学生家长李梦告诉记者,“他预习、复习、做作业都依赖电子屏,课间倒是会有10至30分钟休息,除了喝水上厕所玩游戏,他还要盯着微信群和同学交流。”
线上开学以来紧锣密鼓地上了几天网课,到了晚上休息时间,在北京一所985高校建筑学院就读的大三学生小高才有时间接受采访。据她透露,上一天课大概需要盯屏4至5个小时不等。除了上视频课“盯屏”之外,小高也向记者表示,在家学习使用其他电子产品的频率也增加了。“我们每门课都建有师生微信群,会通过群收发一些课程信息、开展问题讨论,也没有固定时间,随时可能会看”,小高还表示,一些课程需要阅读的文献,平时自己会尽量去图书馆借来纸版书籍阅读,但现在只能下载电子版,在电脑或iPad上查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朱鸿告诉记者,防疫特殊时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视力可能存在三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因为“盯屏”不得已要增多近距离用眼;其次,由于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入眼的光强度都会超过纸质版书籍、黑板的光线反射强度,会存在光线刺激的问题;第三是光频率问题,无论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都会有一定的发光频率,这和自然光线不同,也会对眼球的发育有影响。“此外,居家防疫期间户外活动也明显减少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于近视防控是有作用的,而这一条件现在也不具备。”朱鸿表示。
线上课堂可打破传统连贯授课模式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停课不停学”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出,为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
朱鸿建议,在线上课程的设置上,教育主管部门的确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程时长做一些规定,“如果一定要视频上课,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15至20分钟一节可能更加合适,初高中学生时间可以稍长些,但不宜超过30分钟。”
“一些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讲授形式,比如10分钟、20分钟一个知识点,把连续的学习切割开,这样学生也可根据接受能力选择是否反复观看,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连续看视频用眼的时间。”朱鸿表示,“也希望学校能在一段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有个小提示,比如‘该做眼保健操了’,在眼睛需要调节、产生一定的疲劳时,做眼保健操帮助其恢复,可以起到很好效果。”朱鸿说。
学生的个性化用眼习惯需关注
“首先,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光线条件,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时,建议要‘双重给光’。比如房间只有一个吊灯,灯光打开,学生写字时右侧手和笔可能会产生阴影,那么这时需要在左前方再放置一个台灯。这样从纸上反射的光线是均匀的,没有明显阴影,此外也不要有太强的反光,不要使光线明暗反差过大,这种状态下光线对眼球的刺激是最低的,使其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不会引起过度调节。”朱鸿说道。
除了光线,选择屏幕也有讲究。朱鸿表示,选择在线学习工具时要尽可能模拟课堂环境,在保证清晰度的条件下,尽可能让屏幕足够大。“因为距离越远,越接近于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对眼内的调节要求是最低的,这样可以降低视疲劳,也可以降低眼球内部的调节,减少近视风险。”
朱鸿建议家长尽可能利用阳台和窗口让孩子远眺,从而保证一定的自然光线下的紫外线暴露,而在室内则可以借助弱视训练用的室内乒乓球进行眼球运动的训练。“这种乒乓球用弹簧连着底座,击打后用眼睛追踪它,眼球就要跟随乒乓球转动,转换看远看近,对近视防控有帮助。”
朱鸿表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故意凑近看、歪头、眯眼、斜眼、看一会儿就揉眼等情况,说明孩子可能有些用眼过度,这时就要及时调整用眼频率,减少眼部肌肉疲劳的情况。
《光明日报》(2020年03月24日14版)
信息来源:https://news.gmw.cn/2020-03/24/content_33678052.htm
原作者:人民网
原标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目前,部分地区正陆续开学。继续在家学习的孩子们“深夜才能入睡”“整天对着手机”“学习效果有限”,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如何才能在电子产品用时激增的特殊状况下,让孩子保持用眼卫生和身心健康?本期,让我们结合记者调查、数据分析和专家建议展开探讨。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线上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居家学习给原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夜才能入睡”“整天对着手机”“学习效果有限”“家庭矛盾增多”,这些都是来自家长们的“吐槽”,盼望开学,是不少家长的心声。
光明日报记者姚晓丹
作息失去规律
对于家长而言,最先感受到的是孩子纪律上的散漫。没有学校的约束,在“自己的天下”,那些费心养成的好习惯丢得很快。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四年级女孩田甜此前从没有偷偷玩手机的习惯,这段时间,她的妈妈发现,她睡前会偷偷玩手机,摆弄到很晚,“经常夜里12点才能入睡,早上8点半上课,我会8点叫她起床。”田甜的妈妈告诉记者。
田甜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上午是各科课程,老师发布一段录好的知识点精讲,然后分时段答疑给孩子们做一些试卷。“这些只能在手机上进行,有时还要打卡点名,我算了一下,一天之中,对着手机的时间足有五六个小时。最难办的是,居家学习期间孩子用手机有了最正当的理由,晚上孩子说需要预习、需要‘对题’、需要检查作业,轻轻松松就拿到了手机,而一拿到,不到睡觉就收不回来了。”田甜妈妈说。
好在这些课程学校并不强制上,因此,为了田甜的视力健康,她的妈妈有时候会选择“旷掉学校的课”,上某网校的四年级课程。“因为这个网校课程可以在电视上投屏播放,看电视总比看手机好一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夜才能入睡,是不少学生的通病。北京市西城区初二男生可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打篮球、踢足球、弹中阮等方面都有特长,还是班里的班长。这个优秀的孩子也在居家学习中被“打回了原形”。“以前9点半准时入睡,现在推到10点半。以前只用手机软件检查作业,现在从早到晚盯着手机,偷摸插空玩游戏。”可乐妈妈林女士告诉记者。
可乐的课程这样安排: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20,是学校的云端课堂时间。用企业微信、雨校平台等软件学习,老师带着孩子们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大多是串讲。每节课40分钟,下课十分钟时间,可乐偷偷打游戏,“《王者荣耀》《第五人格》,还有一些小的游戏。”林女士说,“他的同学还组建了各种微信群,他们在里面聊一些很无厘头的话题,总是对着手机哈哈大笑。”
林女士是一名儿科医生,疫情影响之下工作很忙。她发现,一旦自己不在家,爸爸对孩子的约束有限,孩子一整天“连被窝也不出,所有课都在床上解决”。于是,林女士每天早上7点上班,就把可乐带到医院,门诊的时候可乐自己在医生值班室学习。“这样至少能让他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有规律的作息。”
学习效果不佳
作息时间被打乱的还有北京市东城区初一女孩丽丽,“她连体育课都在床上,在床上放一张瑜伽垫。”丽丽妈妈告诉记者,“她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床,起床就在床上摆个小桌子学习,以便随时躺下。”
居家学习,怎样让学生走出这样的怪圈
扬州市汶河小学录制的科普教育特色微课。庄文斌摄/光明图片
丽丽每天上9节课,也是“全手机操作”。除了作息的紊乱,妈妈更担心的是学习没有学好。每节课30分钟,一节一节,“时间被切割成细碎的小块,感觉孩子的收获不大。”丽丽妈妈很有感触,“孩子很少有时间读完一本书,课程上完就很疲惫了。我觉得线上开学没有把居家学习和学校学习分割开来,居家学习应该打破时间概念完成一些深度阅读的内容。我希望每一科老师能围绕一本书,讲一些自己科目的相关知识,让孩子有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深度阅读的能力。现在太零碎了,都是碎片化学习。”
讽刺的是,丽丽妈妈告诉记者,为了孩子少看一些动画、少玩一些游戏,她不得不把时间切得更“碎”,学习时间结束后,再让丽丽上一些画画、音乐等网课,“转移孩子注意力”。
北京市朝阳区一年级女孩小夏的妈妈也是这样,为了和动画片“战斗”,她把艺术体操、舞蹈等实践类的网课都加了课时,“这样,孩子每天的运动时间多了,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就少了。”
时间越切越碎,越赶越快,学习的效果却有限。家长们都觉得孩子状态不对,却不知道怎样解决。
缺乏生活教育
也许这就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养成很慢,丢掉却很快。为什么居家学习之后,不少学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生活教育这一课该补上了。
“好习惯的养成、规则意识的形成,往往在公共空间发挥更大的效力,因为它符合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疫情的影响,大家从公共空间转入了家庭这一私密空间,公共约束小了,一些孩子就容易松懈,一些生活问题也随之出现,这是生活教育体系长期被淡化造成的。”赵刚告诉记者。
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学科知识,有关生活理念、技能的教育相对短缺。“这在80后家长和00后孩子之间的影响尤其明显,家长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有偏差,于是,疫情期间的家校合作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赵刚建议,居家学习,生活教育这一课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学习。
关于家长们担心的“碎片化”、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赵刚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追课”,学科知识总有被淘汰的时候,而自主的生活能力将会激发孩子内在力的需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他律到自律,只有当孩子们学会了这些,他们就真的长大了。”
因为“盯屏”不得已要增多近距离用眼;
由于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入眼的光强度都会超过纸质版书籍、黑板的光线反射强度,而存在光线刺激的问题;
无论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都会有一定的发光频率,这与自然光线不同,会对眼球的发育有影响——
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盯屏”,一方面又因不得不“禁足”在家缺乏户外运动,孩子的视力下降怎么办?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和家长该如何协力化解?
长时间近距离“盯屏”会增加近视风险
“孩子上初二,上午五节课,下午三节课,一节课最少30分钟。一天如果不算做作业,要盯屏大概240分钟,”说起孩子在线开课以来“盯屏”的时间,北京市东城区一位中学生家长李梦告诉记者,“他预习、复习、做作业都依赖电子屏,课间倒是会有10至30分钟休息,除了喝水上厕所玩游戏,他还要盯着微信群和同学交流。”
线上开学以来紧锣密鼓地上了几天网课,到了晚上休息时间,在北京一所985高校建筑学院就读的大三学生小高才有时间接受采访。据她透露,上一天课大概需要盯屏4至5个小时不等。除了上视频课“盯屏”之外,小高也向记者表示,在家学习使用其他电子产品的频率也增加了。“我们每门课都建有师生微信群,会通过群收发一些课程信息、开展问题讨论,也没有固定时间,随时可能会看”,小高还表示,一些课程需要阅读的文献,平时自己会尽量去图书馆借来纸版书籍阅读,但现在只能下载电子版,在电脑或iPad上查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朱鸿告诉记者,防疫特殊时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视力可能存在三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因为“盯屏”不得已要增多近距离用眼;其次,由于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入眼的光强度都会超过纸质版书籍、黑板的光线反射强度,会存在光线刺激的问题;第三是光频率问题,无论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都会有一定的发光频率,这和自然光线不同,也会对眼球的发育有影响。“此外,居家防疫期间户外活动也明显减少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于近视防控是有作用的,而这一条件现在也不具备。”朱鸿表示。
线上课堂可打破传统连贯授课模式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停课不停学”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出,为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
朱鸿建议,在线上课程的设置上,教育主管部门的确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程时长做一些规定,“如果一定要视频上课,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15至20分钟一节可能更加合适,初高中学生时间可以稍长些,但不宜超过30分钟。”
“一些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讲授形式,比如10分钟、20分钟一个知识点,把连续的学习切割开,这样学生也可根据接受能力选择是否反复观看,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连续看视频用眼的时间。”朱鸿表示,“也希望学校能在一段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有个小提示,比如‘该做眼保健操了’,在眼睛需要调节、产生一定的疲劳时,做眼保健操帮助其恢复,可以起到很好效果。”朱鸿说。
学生的个性化用眼习惯需关注
“首先,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光线条件,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时,建议要‘双重给光’。比如房间只有一个吊灯,灯光打开,学生写字时右侧手和笔可能会产生阴影,那么这时需要在左前方再放置一个台灯。这样从纸上反射的光线是均匀的,没有明显阴影,此外也不要有太强的反光,不要使光线明暗反差过大,这种状态下光线对眼球的刺激是最低的,使其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不会引起过度调节。”朱鸿说道。
除了光线,选择屏幕也有讲究。朱鸿表示,选择在线学习工具时要尽可能模拟课堂环境,在保证清晰度的条件下,尽可能让屏幕足够大。“因为距离越远,越接近于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对眼内的调节要求是最低的,这样可以降低视疲劳,也可以降低眼球内部的调节,减少近视风险。”
朱鸿建议家长尽可能利用阳台和窗口让孩子远眺,从而保证一定的自然光线下的紫外线暴露,而在室内则可以借助弱视训练用的室内乒乓球进行眼球运动的训练。“这种乒乓球用弹簧连着底座,击打后用眼睛追踪它,眼球就要跟随乒乓球转动,转换看远看近,对近视防控有帮助。”
朱鸿表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故意凑近看、歪头、眯眼、斜眼、看一会儿就揉眼等情况,说明孩子可能有些用眼过度,这时就要及时调整用眼频率,减少眼部肌肉疲劳的情况。
《光明日报》(2020年03月24日14版)
信息来源:https://news.gmw.cn/2020-03/24/content_33678052.htm
原作者:人民网
原标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