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阳泉市商业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让一个又一个生命重新焕发活力

来源: 2020-05-08 20:37
让一个又一个生命重新焕发活力

——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

光明日报记者刘勇

2月2日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国医大一院)先后派出106名重症医学、呼吸与危重症、急诊、感染、重症护理等相关专业的骨干力量分三批驰援武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对于“红医摇篮”的中国医大一院白衣战士而言,永远只有一种选择,用实际行动践行“红医人”的初心与使命,英勇奋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危重患者好转,当重症患者逐渐康复,眼看着抢回来的一个又一个生命重新焕发活力,他们欣慰的笑容再次浮现……

全力以赴,提高救治成功率

如果说重症患者是到“鬼门关”前,那么危重患者就是一只脚已踏入“鬼门关”。“我们来,就是要把危重患者从病魔手里抢回来。”中国医大一院第一批重症医疗队队长、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队长丁仁彧坚定地说,治病救人,我们全力以赴。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身体强壮,刚来的时候还能坐在凳子上与大家聊天,可5天后,他的病情就转为极危重症。2月13日早上,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快,做气管插管!”丁仁彧迅速判断。但这个由妇产科普通病房临时改造而来的重症病房不具备负压系统,在打开呼吸道进行气管插管的瞬间,含有大量病毒的分泌物会喷涌而出,医护人员面临感染的巨大风险。

救命要紧。麻药起效,丁仁彧精准而迅速地将导管插入患者气道,将分泌物吸光,然后连好呼吸机,调整呼吸机参数、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处理穿刺置管……不知不觉间,3个多小时已经过去,患者表情慢慢舒缓,大家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第二天,患者又出现了右侧气胸,团队紧急调来一台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为了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团队进行了多次会诊。3月8日,这位患者终于撤下ECMO,病情逐渐好转。

“对于这些重症患者来说,我们就是在‘打仗’,而且打的还是一场‘遭遇战’,我们得一边‘打仗’,一边挖‘战壕’。”丁仁彧说。

医疗队要把普通病房改造成可以收治重症患者的ICU病房,还要同时尽最大可能收治病人,提高救治成功率,工作量异常繁重。最严峻的时候,医疗队一天最多接收二三十位重症患者。118人的团队医治80多位重症患者,相当于平时近3倍的工作量。

中国医大一院医疗队员从不畏惧,果断实施气管插管技术、血液净化技术、ECMO技术,这些风险很大的高精尖技术带动了整个院区技术水平的提升。

应对挑战,托起生命方舟

面对病魔要无所畏惧,更要技术过硬、管理水平高超。2月3日,中国医大一院承建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驰援武汉通知,2月4日出发,星夜驰援1800公里赴武汉,接管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地下二层B区。一直工作到3月10日休舱,35天的时间里,累计诊疗患者466名,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病亡、零回头”。

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地下二层改造工作刚完成,中国医大一院急诊科副主任崇巍作为辽宁国家紧急救援队的队长,带领救援队和两家地方医院在30小时内完成300张床位病房的组建工作,建立科室架构,制定医疗、护理及感控流程,当晚即收治了82名患者。

为及时解决病房存在的问题,医护人员们经常工作到深夜;进舱查房的医生感慨工作以来第一次要在4小时内查看100多名患者;放射和检验技师穿着三级防护8小时不吃不喝为患者完成最多达72次CT检查,66次血常规化验……困难接踵而至,不断挑战医护人员的极限,却没有人后退,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只要防护到位,累点没关系,一定要保证医疗质量,保证病房平稳运行,尽可能多收治患者。

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作为武汉市第一家方舱医院,从患者收治到病房管理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崇巍带领大家边摸索边救治,总结出一整套方舱医院管理模式,即“三线医生”模式:一线医生直接进舱管床,二线医生负责进舱查房,三线教授处理疑难问题和危急情况,力争用最少的人员最高效地开展工作,大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舱内劳动量,进而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创造性地设立“总住院制度”,由专人集中处理信息录入、医嘱、检查、交班、病志及转院等问题,相当于病区医疗工作运转的“发动机”,保证信息畅通,确保治疗问题“无真空”“不落地”。不断总结经验,医护人员编制的“方舱医院工作流程细则”从第1版更新到第4版,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经验与智慧。

医护人员更将中国医大一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方舱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患者托起护佑生命的方舟。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称呼患者为病友,在护理工作中提出“我们和病友在一起”理念,带领病友们做“肺康操”,还通过开展在线直播互动,医生和患者面对面沟通,及时为病友和家属们答疑解惑平复情绪,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近10万人。

救护先锋,传承“红医”精神

“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的救护先锋……”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人再次唱响延安时期流传至今的校歌,表达出战胜疫情的决心。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医科大学,有“红色医生摇篮”之誉。中国医大一院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是国内最早为红军服务的医院,并跟随着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硝烟战火中赓续文化命脉传播医学火种,在延安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以党建引领党员先行,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中国医大一院党委对所有派出到湖北和辽宁省内的医疗队提出明确要求,在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将所有党员都编入党支部,即便不是党员的医疗队员,在业务上也要归入党支部管理。党支部可以按医疗救治的分工下设各党小组,各司其职开展医疗救治和科学防护等工作,既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也使党的领导具体落实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在60人的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中,27名党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感召19名医疗队员先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此次疫情期间,中国医大一院建立新冠肺炎远程平台,组建了涵盖21个学科60余名专家的会诊团队,与武汉、襄阳等多地的8家医院建立了联系。前线救援队与中国医大一院本部跨越1800公里开展车载CT“远程影像诊断+临床评估”,使得方舱医院的诊疗过程更加完整,有效提升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确保患者出舱后“零回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一方面守护辽宁,一方面援助湖北,在沈阳、大连、锦州、武汉、襄阳五个城市两个战场上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屏障。

《光明日报》(2020年04月10日09版)

信息来源:http://news.gmw.cn/2020-04/10/content_33728368.htm

原标题:让一个又一个生命重新焕发活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