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莱商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战疫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来源: 2020-05-19 15:01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巨大制度优势,但疫情也给中国的医学教育带来了思考。如何回应疫情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力。

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疫情暴发之后,急缺的医生主要集中在三个学科:呼吸、重症和影像。解决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需要增加供给,就医学教育而言,可以通过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变来缓解短缺带来的压力。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医体交叉融合,紧紧抓住“岗位适应能力”这个关键环节,培养“一专多能”医学人才。

当然,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医教协同,是一个连续的和系统的工程,学校教育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实践训练、规范化培训更为重要。但是,作为医学院校的责任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打下扎实的基础,让他们具备“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能力,具备“一专多能”的应用型特征,即精通一个专业,同时熟悉或者熟练掌握相关或相近多专业的基本临床技能,真正使专业成为知识迁移、触类旁通的台阶。

树立“大健康”理念。从2003年非典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体现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短板,特别是预防医学的短板。全国医学院校培养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人才与社会需要相比,数量还急需提升。长期以来,我们提到“医学”,通常就认为是“临床医学”,提到“大医精诚”,就认为是“治病救人”,在今天我们更需要突出预防医学的位置,以及康复医学的空间。如果一个医学生学了临床医学,就“从一而终”,只懂临床医学,不懂预防医学,也不懂康复医学,这就是个大问题。

怎么办?要实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医科建设。首先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医学教育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构建预防、诊疗、康养等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支撑健康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通过调整、升级、换代、新建,增设健康管理与服务等社会急需的专业,优化医学专业结构,深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改革。再次,坚持服务基层导向,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健康教育方法和健康促进技能。最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指引,引导学生完整理解“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精神,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培养良医、名医、大医。张仲景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这些思想非常准确地诠释了医生在现代社会所要承担的社会使命。在这次疫情面前,我们更加清楚地见证了、理解了这种神圣使命。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陈薇院士等作为广大医护人员的杰出代表,他们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沉着果敢、从容不迫,为广大患者点燃希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专业的作用。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世界性的难题,如何科学防控是决策的核心问题。回答这类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凭借专业素养做出专业判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们以往的教育,更多关注了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医学生的资政能力,特别是应急状态下的专业反应能力和资政能力。通过这次疫情思考,医学教育要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更多的良医、名医、大医。

 

信息来源:http://www.cntheory.com/zydx/2020-04/ccps200417V8BN.html

原标题:战疫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华荣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