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职培•广东
国电

2020广东军队文职申论热点:对“隐形贫困人口”不如宽容些

来源: 2019-10-30 20:31
精品课程
  近日,继“佛系青年”、“社会人”等幽默热词之后,“隐形贫困人口”开始在网络上走红。这一群体指的是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人民日报将这群人做了一个这样的画像: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虽然朋友圈光鲜,但这群人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是常态。(5月7日《楚天都市报》)

“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其实并不新鲜,它与多年之前的“月光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隐形贫困人口”又似乎不单单指向消费观,它还包括幸福观、价值观等内涵。

确实,现在的城市生活看似五彩斑斓,实际上多少有些乏味,除了电影、时尚、美食、旅游、健身,能想到的不太多。商业广告全方位立体式环绕在我们周围,而各种购物APP更是层出不穷。我们的生活除了“买买买”,再就是“出门耍”,这两者都意味着要花钱消费。

一两件奢侈品——品味的必要彰显;每场不落的电影——社交的有效谈资;与小姐妹一同订健身餐——保证观念不落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所谓“有品质”的消费中,以换取在朋友圈中的认同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并不富裕的人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可能比一些高管更阔绰,因为这是他们够得着的即时自我奖励。”一瓶网红护肤品、一台VR游戏机、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都是普通人触手可及的、能迅速提升幸福指数的方式。

“隐形贫困人口”说到底不过是千千万万寻求幸福的人群,只不过他们心中的幸福可能更多的与消费挂钩,对于这样一群人我们不妨宽容些。但是,这种宽容并不意味着对于“隐形贫困人口”消费观、幸福观和价值观的全然赞同。

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幸福的生活就是心灵的安宁,和灵魂的不纷扰。”如果你的消费已经超出了能力所及,并且显然会影响内心的安宁,那么就应该考虑看看是否要调整一下。比如,不妨试一试成立“品质生活基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小部分,买点“长草”已久的单品,这样既能改善生活,又不会过度挥霍。

毕竟,幸福感不是靠别人定义的,更不能靠别人给予。切莫为了“看起来更好的生活”而成为“隐形贫困人口”,这样的幸福将不会长久。

来源:荆楚网

作者:言微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职培微信公众号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CLZP66
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