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职培•广东
国电

2020广东南方电网招聘考试申论模拟题:如何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

来源: 2020-04-07 22:14
精品课程
【给定资料】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技术和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推进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不可忽视的瓶颈制约,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人工智能的火爆似乎掀起了新一波互联网技术浪潮,无数技术人、投资者、企业家转移阵地,投身其中。毫无疑问,在这一轮人工智能热中,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人工智能更热。但是,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很多地方都将人工智能当作重点产业来规划和扶持。甚至一个省内的十几个地级市都在发展人工智能,而且规划都很类似,最终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低水平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初步形成中美“双雄”发展格局。华人贡献了全球约30%的人工智能领域顶级论文,我国语音及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但从突破性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我国仍无法与美国相抗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仍面临缺“芯”少“魂”的窘境。我国现在用到的各种主流技术、理论、算法等等,绝大多数是由欧美提出的,相比而言,我国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仍有一定差距。而且当技术越来越先进,开源开放平台就会变得更加重要。然而,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人工智能开源开放也存在明显差距。各大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都各自研究,开放合作比较少,集中力量不够。可以说,在理论、技术与应用三个维度上,中国的技术创业,最大的优势是应用,最大的劣势在理论。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及其应用效率仍不高,宽带普及率和速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移动数据流量资费偏高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数据标准制定方面发展滞后。使我国拥有的海量数据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人工智能不应该仅是表面繁荣,真正为基础产业解决问题,才是该技术存在的价值。但是,从业界的反馈来看,人工智能大部分还是活跃在互联网公司,产业化应用深度不够,产品和服务创新难以满足新需求,造成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例如在三维转换技术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已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精准医疗、远程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应用,我国仍主要应用于影视、游戏、会展行业,总体上未能实现在产业链前端的充分应用。同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是高端人才、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短板比较突出。首先,我国在招引国外高水平人才方面存在问题,人才流动壁垒多,吸引跨境人才不容易。其次,现有人才的利用评价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政出多门,影响各层次人才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技术性创新领军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励,导致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新领军人物严重缺乏。

人工智能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风口,也是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竞争性政策的基础性作用的背景下,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值得业界共同探讨。

根据给定资料中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谈谈如何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

要求:对策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措施有:

1.加强科学规划。及时调整相关领域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破除政策层面的障碍;严格规定政府基金投向,给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针对性的资金扶持。

2.强化理论研究。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加快推进理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打破行业和数据壁垒,构建行业的数据库,加强源资源整合利用。

3.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站和网络建设,提升宽带普及率,进一步推进提速降费工作,积极参与数据标准制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优势。

4.深化产业应用。迎合产业发展需求,催生一批人工智能新产品和新产业,引导人工智能技术从服务业领域向制造、交通、教育等更大范围的实体经济进军。

5.健全人才机制。建立体制内外能进能出、国内外能交流,能上能下的人才机制;建立“技术股+现金股”模式,允许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职培微信公众号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CLZP66
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