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法干警面试模拟题:文化领域的“工匠精神”
【模拟试题】
在2016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就是要为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单纯的逐利心理,保持宁缺毋滥的"工匠精神",完成文学艺术的凤凰涅槃。对于文化领域的"工匠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但在如今百花齐放但也良莠不齐的文化领域,同样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来引领文化产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环视当前的文化市场,虽然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佳作迭出,处于繁荣阶段。但其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尽管每年有海量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进入公众的视野,但相比数量的快速增长,仍然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浮躁之气甚是严重。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文如其人,言由心生,"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曹雪芹著《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也许,当下的我们就是需要曹雪芹这种"工匠精神",保持对文化价值、精神和尊严的坚守和敬畏,才能激发全社会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创造出具有"工匠精神"的真正文化精品。
文以载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从诞生起,就被赋予了更深更远的意义和责任。工匠精神追求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不投机取巧、不急于求成,这些品质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弥足珍贵甚至不可或缺。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用"工匠精神"创作出更多佳作,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