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西法检申论热点:打通社会流动通道,促进经济协调发展(3)
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运行,降低社会运行的效率。在一个阶层流动主要靠背景、靠关系的社会中,由于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底层社会群体的人员无法跻身进入社会的中上层,其发展愿望被扼杀,最终其将会失去努力的动力,得过且过,使得社会失去了发展的群众力量;而上层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则会牺牲国家利益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思进取,不想创新,使得社会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同时,阶层固化,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分配到并不缺乏资源的上层社会,而真正需要资源的底层却无法使用,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得社会运行效率低下。
阶层固化本身是社会公平缺失的反映,反过来阶层固化又使得社会公平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是一种价值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合理而平等地分配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其他利益,强调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从而促进社会均衡合理和稳定和谐的发展,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早期由于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偏差,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将资源运用在经济发展好且快的地方,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造成了人们在先赋性资源拥有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了阶层的固化,若阶层进一步固化,底层社会人员无法获得需要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将会进一步加强社会的不公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促进我国社会流动的因素]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并催生大量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有利于劳动者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
二是教育事业发展。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幅提高,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信、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因而也更容易向上流动。
三是市场机制逐步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面对平等的规则、机会,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相应回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