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公安文职考试热点:两会时事热点汇总【持续更新】(5)
【3月11日】
热点一:
人大代表范现国:让食品安全教育进中小学课堂
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范现国告诉记者,一个孩子往往能影响一个家庭,孩子的食品安全素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的食品安全认知。
我国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任重道远,全民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范现国代表坦言,中小学生是正处于接受知识与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在人生的早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受教一时,受用终生。
范现国代表建议,可以由教育部门或委托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牵头,组织食品安全老师及相关的教育师资力量组成图书编辑组,编撰统一的食品安全图书和读本。可在学校中设置一些和孩子的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要紧随主流价值观,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从健康的角度保护自己,更多地将此类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比如在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高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开设食品安全知识选修课,每周1~2课时等。
此外,还可定时或不定时组织孩子们开展食品安全校园实践活动,如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学校周边小卖铺及小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活动等,将应用性较强的实践纳入课外活动进行学习和探讨。
【中公解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从娃娃抓起"将事半功倍。 一个孩子往往能影响一个家庭,孩子的食品安全素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的食品安全认知。
由于未成年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在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中,未成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究其原因,与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食品安全基本常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据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教育。在韩国和日本,对中小学生的饮食教育已经从中小学开始。早在2005年,日本便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并将这一课程写入法律,将"食"纳入基础教育,与德、智、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而在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恐慌"、对基本食品安全知识的茫然、部分媒体对食品安全的以讹传讹,都表明我国全民食品安全素养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
中小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与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在人生的早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受用终生。同时,食品安全教育进课堂也能直接减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