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试公安专业知识每日一练 20 18.12.10)
1.甲是H国公民,某年夏天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来我国旅游,在飞行途中因琐事与邻座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________处理。
A.H国刑法 B.我国刑法
C.飞机最终降落国的刑法 D.国际法院
1.【答案】B。解析:《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虽然甲不是我国公民,但是其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的航空器上,属于我国领域,所以按我国刑法处理。故本题答案为B。
2.“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2.【答案】A。解析:刑法中的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题干体现的即是属地原则,A选项正确。
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B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保护原则又称保护管辖原则,即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C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各国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此即为普遍管辖。《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对于普遍管辖原则的规定。D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答案选A。
3.居民刘某将自用的石油液化气瓶从房内搬出,准备将瓶内未用完的液化气残液倒掉。经人劝阻无效,刘某执意将液化气瓶提至公用厕所倾倒。倾倒时,刘某烟瘾发作,遂将液化气瓶倒扣在厕所蹲坑上任其自流,自己到厕所外吸烟。当刘某叼着香烟去厕所取液化气瓶时,引起溢散体起火,火势冲出厕所,烧毁房屋等物,价值约100万元,刘某本人亦被烧伤。根据案情,公安机关应作如下处理:
A.仅责令刘某赔偿因失火造成的经济损失
B.仅对刘某拘留10日,罚款100元
C.不仅将刘某拘留10日,罚款100元,还责令刘某赔偿因失火造成的经济损失
D.将案件侦查终结移交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答案】D。解析: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过失引起火灾,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刘某的因过失造成火灾,导致价值约100万的房屋等物损毁,已经严重危及到公共安全,已经构成犯罪(失火罪),公安机关应当在案件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刘某的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D。
4.在受到制裁这一问题上,犯罪区别于一般违法的特征是:
A.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B.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C.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D.犯罪违反了我国的刑法
4.【答案】B。解析: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而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危害社会的行为。第二,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选项中B项与受到制裁有关,因此,选择B项。
5.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予刑罚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一种策略
5.【答案】C。解析:刑法第13条在“但书”部分明确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从反面强调何种行为不是犯罪。这里的“不认为是犯罪”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立法上不认为其构成犯罪,司法上自然就不能将其作为犯罪处理,因此,对于“但书”规定,不能理解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是犯罪,只是不作为犯罪处理。故正确答案为C。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