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国考招警行测锦囊妙计:轻松解决“言语”难题

来源: 2019-05-16 10:14

 锦囊妙计之一,火眼金睛抓标志,答案“自投罗网”来

很多言语理解的题目在题干中会出现一些标志词,找到这些标志词,其实答案自然也就浮出水面。我们以逻辑填空为例,在做逻辑填空类的题目时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标志词来确定前后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而找到空缺处的呼应点最后顺利选出正确答案。而这种标志是多种类的,需要小伙伴们熟悉和记忆,例如表示反对关系转折词:但是、却、然而、实际上、不过、则、反而;表示解释关系的同义替换词:无异于、换言之、换句话说、就好像、比如、仿佛、类似于、即、也就是说、举例来说、或者说;表示联合关系的并列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也、和、且、与、以及、同样、并等。找到这些我们便可以根据其所反应的逻辑关系弄明白上下文的关系进而找寻呼应点选择正确答案。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____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 B.精益求精 C.字斟句酌 D.心无旁骛

答案:C。解析:在空缺之前出现标志词“应该像”这是一个代表解释关系的同义替换词,所以空缺处的呼应点应该到前文描述有关写文章的句子中找,前文说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所以呼应点就应该是“字不虚设”,与之可以形成互解关系的是C项,故答案选C。

锦囊妙计之二,文段复杂迷人眼,脉络理清主旨来

对于片段阅读类的题目,很多小伙伴会觉得读不懂,感觉选谁都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家在做片段阅读的时候没有弄清楚语句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行文脉络,所以才抓不住重点。片段阅读有七种常见文段,如果能正确区分并弄清楚每种文段的行文脉络,主旨观点、主要内容也就轻松找到。以总分文段为例。常见的行文脉络有三种,分别是: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提出观点——原因分析;提出观点——具体说明。无论是那种情况,都是观点句最重要,那么当我们确定一个文段是总分文段的时候,只需要聚焦观点句在选项中找与观点句表达意思一致的选项即可。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目前正在向世界各地全面拓展的汉语国际推广活动,必须将海外华人族群文化的现状考虑在内。以全面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弘扬中华文化来发展软实力是一回事,支持海外华人文化从中华文化的母体脱胎而出、成为当地社会的族群文化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以前者来取代后者,就会混淆华人学习母语与学习一种外国语的界线,混淆配合海外华人构建自己的族群文化与弘扬中华文化的界线,对维护和发展华人与中国的正常关系是不利的。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应注意维护和发展海外华人与中国的正常关系

B.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应与支持海外华人族群文化齐头并进

C.海外华人文化应与中华文化巧妙融合,同时保有自身的特色

D.汉语国际推广活动的前提之一是支持海外华人构建自己的族群文化

答案:D。解析:文段第一句提出观点“拓展的汉语国际推广活动,必须将海外华人族群文化的现状考虑在内”后面两句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这个观点,故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提出观点-原因分析,所以观点为文段重点,故答案选项D。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