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招警申论归纳概括技巧:妙用材料
一、抓住案例主要元素,注重一一对应
虽然案例材料看起来很空洞,我们依然能发现其中小诀窍。中公教育专家总结的案例型材料的阅读方法“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相信大家已经熟知,但其中的奥妙仍需进行深层次剖析。例主体是案例中的人或地点或事物,稍做了解即可;若主体的“处境”是困境,等同于“问题”,概括问题的要点可从此处提炼出来;主体为克服困难采取的“做法”,成功做法即措施、经验、对策,失败做法是教训(仍可以从教训中推出对策),概括经验/做法题、分析启示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的建议书、倡议书或其他有关对策的文种都可以从中找出要点;“结果”有时候可以作为影响,例如某种做法带来了……,提高了……,增强了……等这些可以作为概括影响/作用/意义题的要点;“启示”一般不会在案例材料中直接呈现,而是需要考生阅读完材料后自行概括,启示一般可以推出“对策/措施”。因此,以上几个要素构成了归纳概括作答对象的关键要点。只要准确提炼案例中的要素,与作答对象进行一一对应,便能准确概括出作答要点。
二、案例口语化要点进行语言加工,词语积累是关键
源于材料,进行语言转换揭示案例实质,就是做到了对案例材料使用价值最大化,也是加工要点效率的最大化。如材料中列举了:“来自湖北荆州,现在在这个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打工的一名李姓男员工说:我们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还有铁丝网,戒备森严,好像监狱一样,连上厕所都限定时间,平均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 这样的一个例子,那么他的实质就是“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对工人会产生负面影响”。再如,“垃圾分类处理中,有专人负责收集,垃圾分类不合格就说你。”这句话的实质是指“专人负责监督”。诸如此类,在案例中很多口语化的句子都需要考生进行语言内容转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日常积累。因此,日常积累不要放松,常记规范用语是“王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