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分段思想在行测函数图像问题中的运用

来源: 2018-11-26 10:19

 1.某饲料厂原有旧粮库存Y袋,现购进X袋新粮后,将粮食总库存的精加工为饲料。被精加工为饲料的新粮最多为A1袋,最少为A2袋。如所有旧粮、新粮每袋重量相同,则以下哪个坐标图最能准确描述A1、A2分别与X的关系( )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某饲料厂原有旧粮库存Y袋,现购进X袋新粮后,将粮食总库存的1/3精加工为饲料”可知需加工成饲料的粮食量为(X+Y)/3。再往下该如何思考呢?我们可以看到选项中的图像都是分成好几段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先从这些线段的转折点入手。

不妨先考虑A2,若想要新粮加工量最少,则我们需要先加工旧粮,也就是说,一开始新粮精加工量是0。那什么时候到转折点呢?是当新粮是旧粮的两倍,即Y=(X+Y)/3。而旧粮Y为恒定不变的值,也就是说,如果Y>(X+Y)/3,那么新粮精加工量可以为0,说明A2的函数图像必须有一段纵轴值为0的横线,而C选项没有,排除。反过来,如果Y< (X+Y) /3, 那么需要加工一部分新粮,需要新粮量为(X+Y) /3-Y=X/3-2/3Y,而2/3Y是常数,故可知需要新粮的量为一条斜率为1/3的直线,说明A2的函数图后半部分是直线上升的,而D是阶梯形上升,排除。

再来看A1,同样的思考过程,若想要新粮加工量最多,则需要先加工新粮,而一开始新粮比较少的时候也会用上一部分旧粮。那什么时候到转折点也就是接下来全用新粮呢?是当新粮是旧粮的一半,即X=(X+Y)/3。所以,如果新粮X<(X+Y)/3, 那么新粮需全部使用,函数应是X=X,即A1的函数图前半部分是斜率为1的直线(斜率为1,倾鈄度为45°),而B项的斜率远大于1 (或看倾斜度远大于45°),排除。反之,如果新粮X>(X+Y)/3,那么新粮加工量为(X+Y)/3=X/3+Y/3,而Y/3是常数,故A1的函数图后半部分应为斜率为1/3的直线,与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