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行测言语理解基础能力:行文脉络 分析

来源: 2018-11-26 11:00

 提到行文脉络的分析,很多考生会马上联想到言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即主旨观点题。同时,也会联想到该题型中的一些常见结构,比如因果、转折、总分等。这就反映了很多考生对行文脉络分析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一:因果、转折、总分等常见结构即为行文脉络分析。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狭隘的,这也是很多考生在面临复杂文段或标志词不明显的文段时选不出主旨的原因。行文脉络分析能力实际上是要求我们通过逐句分析句意来明确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进而划分出段落层次,确定文段中的重点,找到主旨。下面我们就用一道行文结构较为复杂的题目来练习一下如何运用行文分析方法。

例题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很多制造业大国都押注在智能制造。中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如果数据是工业4.0时代创造价值的原材料,那中国无疑是资源最多的国家。但数据并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就像是现金流而非固定资产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一样。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是数据流,是数据经过实时分析后及时地流向决策链的各个环节,成为面向用户、创造价值与服务的内容和依据。虽然德国是工业革命4.0的发起者,但作为控制器、物联网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提供者,德国只是基础设备的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端却是中国。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面临新机遇

B.我国应当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

C.数据资源拥有者在智能制造方面更具优势

D.数据流是企业4.0时代领先的关键

【解析】通读全篇之后,我们可以进行逐句句意分析。文段的第一句话交代了背景,即,新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第二句中强调了中国在数据上有很大的优势。而第三句出现了转折:说明了数据的作用的并不大,强调了数据链的作用更大。第四句中,继续沿着数据链的话题进行阐述,即,中国与德国相比在数据链上仍然是具有优势的。由此,通篇概括起来便可知,文段主要强调不论是在数据还是数据链方面,中国都是具有优势的。故答案为A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