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申论热点:治理社 会实践造假

来源: 2018-12-02 14:23

 [观点]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创新手段,然而却存在着敷衍、浮躁的问题,使社会实践与调研成果失去了本应有的价值与意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含金量需要摆正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综合分析]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一个良好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近距离接触社会,增长阅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各个层面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后就业参与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可以说,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大有裨益。

然而,部分高校组织的一些打着“社会调查”名号的实践团,变成了观光游览的旅行团;本应深刻反映当地社会现象、提出有益建议的调研报告,变成了敷衍了事、草草完成的学术垃圾。

客观地说,实践活动日趋同质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往往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大多数实践团的主题是就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多停留在联谊共建、参观访问、支教扫盲的常规套路上。实践活动内容陈旧、缺乏深度,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丧失了积极性的学生看来,实践活动的乐趣与意义或许也只在游山玩水、联络感情了。

同时,这一现象也与一些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心态存在偏差有关。一方面,一些学生之所以参加社会实践,是认为在用实践经费“公费旅游”的同时,为自己的简历上增添一笔“佳绩”,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往往只规定实践时间,未在实践成果上制定严格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只重“量”不重“质”。带着功利性、短期性的想法参与实践,使得不少大学生渐渐忘记了社会实践的真正含义。

[对策措施]

一是学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重视和指导,完善和细化相关制度,还社会实践以本来面目。

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集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回来集中写“实践报告”,不仅可以收到实效,还可以避免造假。

三是平时就要加强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并积极认真对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从思想上堵塞“实习证明”造假的漏洞。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