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

来源: 2018-12-22 11:43

  

给定资料

第一题:

“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思想也不再单一。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地站在道德角度,去指责年轻人缺少信仰。毕竟,这是一个变革的大时代,每个青年人也有张扬个性的权利。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特征: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诸如“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新闻不可避免地对冲了青年人的价值理想。

在“互联网+”时代,优秀的青年人也一直在埋头努力。前些年,动辄在网络上搞“人肉搜索”的现象如今少了许多,人们变得更加淡定和理性。这不是偶然,许多变化让人眼前一亮。明星鹿晗的一群“90后”、“00后”年轻粉丝,甚至提出了理性追星的倡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来自年轻人在这个时代自我反省的成果。

乐观的背后,还存在不少忧虑,互联网远远没有达到天朗气清的程度。近期,一个视频流传于网络:一名男青年聚会迟到,随即开了一瓶白酒倒在碗里一饮而尽,让网友惊呼。可是,连锁反应并没有就此停止,网络上拉开了拼酒的序幕,“一斤哥”、“二斤哥”直到“七斤哥”。如此闹剧,不少人在微信上疯狂转发,让人哭笑不得,无形之中给青年做出了负面示范。

“互联网+”时代,一方面给予了青年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但另外一方面群体行为的无意识行动替代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以发泄为目的的群体自发集结的行为,让网络中的年轻一代面临“失序化”。“互联网+”的低成本,导致负面的网络道德对青年信仰的解构。

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代,大学生的信仰观念也可能会随之改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中,某小组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信仰做出了实践调查报告。

现实生活中分出一部分给予这个虚拟的世界,更有甚者,其生活重心已几乎全在这虚拟的世界里。所以互联网也俨然成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人们的心态和获取消息,学习等方式,也因互联网而发生改变,从前大家遇到不懂的事物,只能通过查询书籍,询问智者等繁杂,耗时的方式效率低下。现在,大家都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简单的搜索和查询就能得到相关信息。方便,快捷,效率高。人们收获世界的消息也从身边的道听途说与报刊杂志转变成网站浏览。由于其强大的共通性,互联网就这样悄然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游戏作为数字时代大众娱乐方式,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网络游戏都会让玩家到网络游戏平台中追求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涉及的生活状态,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可以在其中寻找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权利、感情和成就。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放纵,使大学生在娱乐和刺激中逐渐丧失了自我的本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是非观、价值观很容易被扭曲。国内的网络游戏市场,多是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舶来品,多与黄、赌、毒和暴力有关,与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仁、义、礼、信、智、忠、孝等优良传统是相矛盾。因此,这种“自由”明显是非理性的。

无可置疑的是,开放的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开放的网络信息增强了大学生信仰确立的自主性。互联网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向大学生传播展示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与价值观,使得大学生能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积累社会经验,发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使得大学生的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能够更加自主的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其次,丰富的网络信息促进大学生信仰确立的独立性。互联网中思想是没有界限的,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独立的思考空间,增加了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在中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更加独立的确立他们的人生信仰。

互联网时代第一次完整地摒弃了世俗的组织形式,成为心灵的集合,信仰的集体。在现实生活中几百年都无法完成的数以亿计的人类大迁徙,在互联网时代只用了十几年便得以完成。互联网世界不仅仅给了青年人一个全新的家园,而且给了每一个人一柄权杖和一顶贵冠,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人们平等地交流。互联网,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而当代青年就如同它的监护人,为何用,如何用,它的未来以及其所作所为,召唤我们有品质的信仰,与我们息息相关。

作答要求

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互联网与当代青年信仰”的专栏,请你以“让互联网塑造青年有品质的信仰”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第二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每一个国家民族,每一段历史时空,都有自己的精神指引。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那些光芒闪耀的信仰足印,要怎样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之源?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去魅”。我们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主张利益、保护利益,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毋庸讳言,我们的时代也出现了令人忧心的错位,在一些人那里,物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精神追求被彻底放逐。于是,责任能够淡漠、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放眼全球,这是一种颇具世界性的“现代病”。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从来没有那么多国家里的人民,感到精神上如此空虚与沉沦。”他认为力量有三种形式:暴力、财富和知识。然而,他却忘记了还有一种力量,甚至是一种贯穿所有现代力量的力量,即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是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战略思考,意蕴深邃,目光远大。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确立全民族共同的信仰至关重要,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有积极意义的。

用文明尺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话,我们大概经历了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以及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兴起的知识文明的时代。在知识文明行进的时代,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就成为知识文明时代信仰建构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内涵。因此我们应该有一种超越的眼光,有一种更大的关怀,有一种超前的审视,抛弃工业文明给我们这个社会、给我们人类所带来的诸多弊端,进而实现我们在知识文明的崇高信仰,才会使人们今后的建构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也有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任重道远。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引用了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的话:“从来没有那么多国家里的人民,感到精神上如此空虚与沉沦。”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字左右。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