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吉林省考申论每周一练答案:“煤改气”不能损害百姓取暖需求
参考答案
“煤改气”等措施,是我国北方地区改善大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从长远来看,也是推广清洁能源、优化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相关政府部门的及时应对、务实举措,回应了老百姓的民生关切,在冬日里传递了暖意。情况虽已好转,但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让政策从制定、落实到反馈、调整的全链条充满民生温度,是非常值得省思的时代课题。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改”,而在于“怎样改”。
【开头既有对相关部门的做法肯定,也有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观点。这是非常讨巧的方式,只要材料中有值得肯定的内容,那么最好先要赞扬政府的做法。】
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富有效率、成果丰硕,赢得了广泛赞誉。“煤改气”不仅事关大气污染防治,也牵涉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深层次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此次华北局部地区出现“气荒”是多重因素叠加:天然气需求量短时间内激增,考验供给能力;取暖、燃烧设备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时间长、成本高,无法一蹴而就;再加上政策上的一刀切、执行上的操之过急,导致部分家庭遭遇供暖困难。因此,推进“煤改气”,除了要算政治账,也不能忽视经济账、供需账,更应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要想方设法让群众的屋子暖起来、热起来。
【分析部分,指出煤改气推行的意义并分析此次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回应了上一段的观点,重点在于怎样改。】
现实中,公共政策往往难以一步到位,谋划决策需要多一些全局意识、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地方在执行层面也要防止急躁化,大干快上反而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制定决策切不可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而需要进行全面、系统、多维度的分析研判,做好应急预案。同时,落实公共政策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譬如,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历史过程,善用“巧劲”才能事半功倍。眼下,一些地区已经意识到问题,在天然气供给短期内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就较好实现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确保不让一家一户挨冻过冬。
【对策措施部分,指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避免的问题和应该怎么做。从取暖一事上升到普遍公共政策的高度,避免主题过小的时候,无话可说,也体现了自己的政治素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头顶的蓝天与民生的冷暖,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两者的核心要义,都在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脚于增强老百姓获得感这一根本目的。让公共政策多一些人文关怀、民生观照,我们的发展也必将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结尾总结提升。要学习这种总结提升的方式,紧贴主题,不是大而空的过度拔高到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等过于宏观的高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