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
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 分钟,作答110 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 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 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当前,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政府行政权力运用大致是三类事情:一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和行政权力的廉洁问题;二是社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公平问题(诸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品分配的公平问题);三是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重大灾情等问题)。这三类问题集中反映了两个焦点:社会公共权力的使用实况,以及与自身生存、发展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健康运行的状况。这两点直接影响到政府行政的公信力。
据相关机构调查:2009 年,公众对我国政府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在“您相信政府公布的各种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吗”的调查中,认为“仅作参考,掺假的成分很多”或“绝对是假的,从来都不信” 的比例高达91.1%;而在2007 年的调查中,这个比例是79.3%。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直降10 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2.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见性是政府取得民众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 “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这种现象越到基层政府表现的越为明显。
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跨越地方政府的上访问题越来越多,即便是到本级政府上访也多表现为群体性上访。其中比较极端的表现是由个案容易引发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从贵州的瓮安事件,到湖北石首事件,都是由一般个案而引发成了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其实在这两个事件之间,国内还发生了许多群体性事件。这些群体性事件发生,都是因偶然因素引起,突发性极强,没有明确的组织者,找不到磋商对象,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的事件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主要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群众不相信当地政府,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发泄为主,在发泄过程中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传播信息,利用民众盲从的群体心理散布谣言,蛊惑更多民众参与,甚至做出对政府机关和其他设施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一项政府决策或信息发布之后,公众往往对其不认同,并进行分析、判断,发表个人看法,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体和传统的社会舆论进行传播。如云南的“躲猫猫”事件、陕西的华南虎事件,均是网友提出质疑后,政府进行再调查,最终使真相大白的。最近河南彩民高中3.6 亿元彩票巨奖事件也受到社会质疑,认为这是内部操作所致,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