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文物表情包”展现了严肃与 娱乐的冲突美
[提出观点]
文物表情包,将严肃的文物和大众娱乐“混搭”在一起,勾画出一种别致的画风。这种看似“不着调”的搭配,实则非常用心,契合了文化审美上的冲突美。
[综合分析]
文物表情包的走红正是因为“包装”它的载体,即用表情包对其进行“二次创作”,让千年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下,表情包的盛行被看作是一场表达方式的革命,并形成了一套流行的网络话语表达体系,“表情包文化”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网络文化现象。而文物表情包通过二次创作并配上文字,就可以让更多人通过这些或搞笑、或卖萌的表情包关注文物,关注其背后的故事。
在传统视角里,“冲突”两个字往往充满争议。一些人在艺术审美上过分强调匹配、协调、柔和,笼统地认为有冲突就不好。实际上,在一些主流美学学派中,“冲突美”一直备受推崇。尤其是现当代,“冲突美”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断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一度被人们看为“戏剧定律”。梳理研究我们会发现,包括《赵氏孤儿》《雷雨》在内的很多中国戏剧、小说都饱含着浓郁的冲突美。
包括“文物表情包”在内的文物宣传推广,有的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文艺创作,但其创意和设计也需遵从审美规律。否则,难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提不起公众的兴趣。“文物表情包”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俏皮的网络流行语“拉郎配”,二者在强烈的对冲中,达到了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语之中的“中和”。此前,网上很火爆的康熙“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等,之所以迅速蹿红,也是因为“冲突”让静态的文物“活”了起来。
[参考对策]
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无的放矢。相反,它必须谨慎着手、小心为之。一方面是精心推敲文物与网络流行语的内在联系,确保二者实现顺畅融合,避免不搭调。另一方面是拿捏好尺度,防止戏谑太过对文物的严肃性造成亵渎,产生违和感。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而文物的生命在于融入大众生活。正如专家所言,让文物活起来,应有两个面向,一方面是向博物馆自身,不断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是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