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职业教育“能就业”到“就好 业”
【综合分析】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反映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一直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人一等的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导致职业教育“置若罔闻”是多方面的。
1.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教职工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属于主导地位,很难让社会一下子完全接受职业学校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类型。在部分人眼中,职业学校教育属于不入流教育,很难登教育行业大雅之堂。职校办学条件差,各项设施指标达不到要求,教职工待遇不够好,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等不良后果。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负担繁重
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业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较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即所谓的“双师型”人才。然而职业学校这种“双师型”人才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许多专业教师懂得操作,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较差。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虽有一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研究生、博士生很难引进,导致高学历人才空白。
3.行政干预过强,小事效率低下
中国的教育机构多半是国家经营的,导致在学校管理上行政手段干预过强,机构臃肿,民主化不够,办事效率很低。如招生,招生按理说应该是各个学校的事,直接主管部门和教委无权过问。然而,主管部门和教委却把学校的招生范围和分数划得死死的,即使你有能力扩大专业或招生人数,也必须经过批准,否则属“伪劣产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