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热点 :作风建设不妨让群众多“ 阅卷”

来源: 2019-06-23 23:51

 [提出观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屋是否漏雨,在屋下的人最清楚,政策是否有过失,老百姓最有体会。一个单位、一名干部的作风是好是坏,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样整改、整顿的效果怎么样,群众最有体会、最有感受,也最有发言权和判定的资格。是故,把转作风的“阅卷权”交给群众,才是实事求是的检验标准。

[综合分析]

类似于检查考核过关而群众不满意的现在并不鲜见,分析起来问题出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单位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把作风建设当成一种行动自觉一种服务常态,而是当成“落实文件”“应付检查考核”的手段。于是,上面有要求了就抓一下就紧张一阵子,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活动要求的步骤一点不差,该有的痕迹全部都有;“风头”过了就松劲懈怠甚至偃旗息鼓,回到原来的老样子。

另一个问题出在检查考核方面。侧重于检查有没有安排落实、有没有标语宣传、有没有增添措施、有没有资料佐证等,而对是否真正树立了服务的意识、作风建设是否抓常抓长、措施是否切合实际,对群众有没有帮助、群众是否受益、满意等重视不够;虽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调查,但问卷调查设计宏观、笼统、不接地气,调查样本普遍不足、调查人群结构不合理,群众参与率低,导致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合理性不够,甚至根本代表不了群众的意愿。

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解决好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办好群众需要办的事。是故,作风建设的成果就必须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要达到这个目的,唯有把“阅卷权”甚至“出题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说话、让群众来检验和评判作风建设的成效。

[参考对策]

把转作风的“阅卷权”交给群众,要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一切工作以满足人民的需要、解决群众难题为出发点,而不是围绕“领导”“活动”“检查”“考核”唱高调、做样子;

要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求教,从人民群众的需要、意愿里探求工作思路,寻找工作方法,落实具体措施,并把群众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受益没受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