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指导: 小标点大用处

来源: 2019-06-23 23:52

 一、顿号(、)

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的用途是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往往在申论考试中顿号(、)可以找全客观题要点,不丢点,也可以帮助寻找分论点。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作文以“不学礼,无以立”为话题,故此通读全篇礼可以解读为道德范畴。故此一篇文章的分论点可结合这顿号处道德四个方面着手,如:

分论点1:学社会之礼正社会道德之气

分论点2:学职业之礼立行业正气之风

分论点3:学家庭之礼承传统文化之脉

分论点4:学个人之礼明为人处世之道

二、分号(;)

分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如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号帮助不丢采分点以及找寻分论点。就表并列为例:

如2017国考副省试卷:

在加装防护栏的同时,水系管理部门还在水系河道沿线安装800块警示牌、悬挂700条警示标语,提示严禁游泳;并配备100名保安,维护水系河道安全秩序,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本题主要是找出S市建设水系的做法。分号(;)的出现就告诉我们分号后的配备保安也是措施之一,不丢采分点。

三、引号(“”)

引号的作用常表示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和嘲笑、突出强调等。以特定称谓为例:

广泛采用“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

“人水共存”理念……

“健康工作河流”理念……

“动态河流管理”……

该题是找寻国外水系建设的考察报告,而材料中第一段给出了总概段,鲜明的给出了考察到了理念和经验。从以上四个文段中能找出三个理念,最后一个虽然没有明确出现理念字样,根据引号(“”)抓共性,从表达形式上可以看出也是属于理念。如此不仅不丢点,还能梳理出材料的逻辑性,一举两得。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