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西农村信用社考试备考:经济练习题1
练习题:1. 商品二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2. 怎样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它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如何?
3.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4.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参考解析:1.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作为一种物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由于它们的自然属性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彼此间不可分割。只有同时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物品,才能成为商品。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性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一切商品对于买者只具有使用价值,对于卖者只具有价值,任何个人都不能既占有某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
2. (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有特殊目的、对象、操作方法等。使用不同的劳动资料,其生产结果各不相同。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是反映商品生产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个历史范畴。
(2)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也决定着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具体劳动就没有转化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也没有得到解决。
3.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价值量必然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持续的时间来计量,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4.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总是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也越高。(2)科学的发展程度。科1学技术越发展并将其运用于生产过程,便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这是指劳动组织、生产管理及分工协作等。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的好坏,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4)生产资料的规格和效能。这里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数量是否充足,质量、效能如何。(5)各种自然条件。
5.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和反映,它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