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西农村信用社考试备考:经济练习题3
练习题:1.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2. 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 什么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与相对工资?它们的变动趋势如何?
4.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哪些条件?
5.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参考解析:
1.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问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超额剩余价值会向相对剩余价值转化。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获得的。
2. 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
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出卖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因此,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 名义工资是指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雇佣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由于物价的变动,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变动常常不一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相对工资是指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的份额与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份额相比较而言的工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资料的价格日益降低,相对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相对工资具有下降的趋势。
4.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即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的法律权利。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如果劳。动者有一定的生产资料赖以生存,那就是小生产者,而不是靠出售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
5.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是指一个社会生产目的和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之间的本质联系,它决定社会生产的各个主要方面,从而决定社会生产的实质与方向。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为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与主要过程,从而、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与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