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西中烟工业考试申论热点:申论归纳概括要点的“合”与“分”
归纳概括题作为公考公务员考试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每次申论考试都必定会与此君相约,它是我们考试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也在不断给我们制造惊喜。惊喜有两重,一层是归纳概括题相对善良,比较直接,不会太多为难我们;另外一层是你会发现虽然你解决了它,怎么到第二题、第三题、甚至作文中,还会感到它仍伴你左右,因为其他题型的本质也都是对材料的归纳,然后加一些分析、逻辑、格式等。
因此我们要想考试顺利,必须将归纳概括题彻底斩于马下,在日常的备考中大量练习,掌握方法,让它成为我们的“上马石”。我们都知道,申论作答的方法可以简称为“四部曲”,一是审题,搞清楚我们去材料中归纳概括的内容;二是找点,带着我们的材料阅读方法去认真研读材料,找到所有相关的点;三是加工,也就是本次文章重点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对第二步中找到的要点进行合并分条的过程;四是书写,呈现答案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又快又准对要点进行合并分条分享几点建议,供大家备考参考。
一、高度重视
要点合并分条是做好归纳概括题的关键。申论阅卷是按点给分,相同的要点不重复给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要点合并分条,避免“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同时也是因为每个题目都有字数限制,要点合并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在字数范围内完成作答,避免要点重复导致其他的要点无处可写,错失得分机会。我们必须要认清合并分条的重要性,在复习备考高度重视这一环节,为考试成功打下基础。
二、合并方法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要点合并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不是为了合并而合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会出现要点的重合交叉。我们要严格按照材料内容和逻辑进行处理。
(一)按照材料逻辑合并
在申论的命题中,有的时候材料的设置是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的,比较类似于初高中时期的换分段落层次,材料每隔几段就会呈现不同的层次,逻辑性较强。比如2017年国考副省第一题: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题目要求不超过150字,而材料却长达25则。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材料就不难发现,材料的呈现是按照层次进行的,1-3段主要交代了水系的作用和S市水系基本情况;4-8段都在写如何加强绿化管护;9-14段在围绕亮化工程;15-17段在讲服务设施建设;18-20段在描述加强执法;21-25段则转至安全体系建设。找到这六个层次,按照这一材料逻辑进行整理加工要点就变得轻松许多。
(二)按照相同主体合并
有的材料在设置中的逻辑性则没有这么明显,材料层次混乱,提高了要点合并的难度。这个时候按照材料逻辑合并就行不同了。但我们需要做的还是详细阅读材料,在材料阅读中,看是否可以找到不同的主体,这就是按照相同主体合并。比如把政府的合并到一起,把企业、把群众的合并到一起。2011年国考地市第一题:“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两则材料,十一个材料段落,在我们整理找点完成后,会发现所有的点都是围绕着学校、家长和学生,按照三个不同的主体,直接整理归纳问题即可。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意识,学会通过不同的主体,进行要点合并。
(三)按照相同范围合并
但命题人不总是如此“善良”,让我们每次都可以按照主体合并分条,这样也体现不出命题人的水平。近几年的归纳概括题中,他们会在材料设置中增加难度,我们需要在理清楚材料的基础上,发现要点之间的相同之处。比如2018年山东省考申论C卷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则材料一共10段,每一段都可以提炼出专家学者指出的问题,如果不合并,200字的格子肯定是装不下的。但仔细一看,主体分析法根本用不上,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对整理出来的要点进行一个横向比对、纵向把握,对于指向同一方面的要点进行合并。就像这道题,整理完要点发现无非就是指向了教育的目标、教育设施、教育规律、教育管理这四个范围。那我们的答案书写就可以按照这几个范围进行分条。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材料中,多培养自身的敏感性,学会逻辑不清楚的材料进行范围整合,遇到不同的范围就要进行标注。
三、勤学苦练
合并分条不是说说而已,只存在意念中的合并是不合理的。只有当你真正拿起笔,去实战,你才会切实体会到合并分条的难度,找到自己的纠结点,有针对性改进,最终让你在合并分条中找到做题的快感,让你稳步提升,助力成功上岸。
不管是按照材料逻辑,还是按照相同主体,亦或是按照相同范围,前提是建立在你对材料的熟练把握中,在实战中按照主体遇到的次数肯定少,主材料逻辑和相同范围合并会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各位学员,请谨记,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敏感度,灵活把握材料,不要让合并成为束缚,而是要让它成为你的法宝。
因此我们要想考试顺利,必须将归纳概括题彻底斩于马下,在日常的备考中大量练习,掌握方法,让它成为我们的“上马石”。我们都知道,申论作答的方法可以简称为“四部曲”,一是审题,搞清楚我们去材料中归纳概括的内容;二是找点,带着我们的材料阅读方法去认真研读材料,找到所有相关的点;三是加工,也就是本次文章重点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对第二步中找到的要点进行合并分条的过程;四是书写,呈现答案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又快又准对要点进行合并分条分享几点建议,供大家备考参考。
一、高度重视
要点合并分条是做好归纳概括题的关键。申论阅卷是按点给分,相同的要点不重复给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要点合并分条,避免“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同时也是因为每个题目都有字数限制,要点合并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在字数范围内完成作答,避免要点重复导致其他的要点无处可写,错失得分机会。我们必须要认清合并分条的重要性,在复习备考高度重视这一环节,为考试成功打下基础。
二、合并方法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要点合并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不是为了合并而合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会出现要点的重合交叉。我们要严格按照材料内容和逻辑进行处理。
(一)按照材料逻辑合并
在申论的命题中,有的时候材料的设置是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的,比较类似于初高中时期的换分段落层次,材料每隔几段就会呈现不同的层次,逻辑性较强。比如2017年国考副省第一题: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题目要求不超过150字,而材料却长达25则。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材料就不难发现,材料的呈现是按照层次进行的,1-3段主要交代了水系的作用和S市水系基本情况;4-8段都在写如何加强绿化管护;9-14段在围绕亮化工程;15-17段在讲服务设施建设;18-20段在描述加强执法;21-25段则转至安全体系建设。找到这六个层次,按照这一材料逻辑进行整理加工要点就变得轻松许多。
(二)按照相同主体合并
有的材料在设置中的逻辑性则没有这么明显,材料层次混乱,提高了要点合并的难度。这个时候按照材料逻辑合并就行不同了。但我们需要做的还是详细阅读材料,在材料阅读中,看是否可以找到不同的主体,这就是按照相同主体合并。比如把政府的合并到一起,把企业、把群众的合并到一起。2011年国考地市第一题:“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两则材料,十一个材料段落,在我们整理找点完成后,会发现所有的点都是围绕着学校、家长和学生,按照三个不同的主体,直接整理归纳问题即可。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意识,学会通过不同的主体,进行要点合并。
(三)按照相同范围合并
但命题人不总是如此“善良”,让我们每次都可以按照主体合并分条,这样也体现不出命题人的水平。近几年的归纳概括题中,他们会在材料设置中增加难度,我们需要在理清楚材料的基础上,发现要点之间的相同之处。比如2018年山东省考申论C卷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则材料一共10段,每一段都可以提炼出专家学者指出的问题,如果不合并,200字的格子肯定是装不下的。但仔细一看,主体分析法根本用不上,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对整理出来的要点进行一个横向比对、纵向把握,对于指向同一方面的要点进行合并。就像这道题,整理完要点发现无非就是指向了教育的目标、教育设施、教育规律、教育管理这四个范围。那我们的答案书写就可以按照这几个范围进行分条。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材料中,多培养自身的敏感性,学会逻辑不清楚的材料进行范围整合,遇到不同的范围就要进行标注。
三、勤学苦练
合并分条不是说说而已,只存在意念中的合并是不合理的。只有当你真正拿起笔,去实战,你才会切实体会到合并分条的难度,找到自己的纠结点,有针对性改进,最终让你在合并分条中找到做题的快感,让你稳步提升,助力成功上岸。
不管是按照材料逻辑,还是按照相同主体,亦或是按照相同范围,前提是建立在你对材料的熟练把握中,在实战中按照主体遇到的次数肯定少,主材料逻辑和相同范围合并会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各位学员,请谨记,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敏感度,灵活把握材料,不要让合并成为束缚,而是要让它成为你的法宝。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