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西农村信用社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须知要点200条(115):十九大“新矛盾”
十九大报告——新矛盾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距离党中央上一次提出“主要矛盾”的判断,时间过去了36年。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矛盾双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判断理由依据是什么?矛盾变化意味着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进行探寻追溯。
主要矛盾转化源于长久积累的物质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
回望40年,几个重要节点铭刻在历史的时间轴上: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式宣告,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尤其是近五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了坚实基础。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中国的发展轨迹从贫困时代到温饱时代、小康时代,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摆脱过去追随者、模仿者的角色,而开始以创新引领的进取姿态,重塑中国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主要矛盾转化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节奏和脉搏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和”之前讲的是“需要方”;“和”之后讲的是“供给方”。
他认为,社会矛盾在本质上讲的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越,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
何为发展不平衡?
胡鞍钢认为,发展不平衡,主要包括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本质,是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不匹配,特别体现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满足不了各类人群的需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何为发展不充分?
韩庆祥认为,发展不充分,既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也体现在中国制造需要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升级等方面。
追求发展上的平衡和充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现象。胡鞍钢表示,过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产规模与人们物质需求的不匹配,现在转向为生产质量与人们需求的不匹配。这是从温饱社会迈入小康社会,进而向共同富裕社会前进的国情使然。党中央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的发展阶段判断十分准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十分务实。
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根本任务与工作重点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历来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为判断社会阶段的变动新特点的重要依据。
毛泽东同志首先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主要矛盾中蕴含着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落后的社会生产是当时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根本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完成根本任务就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那时起,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庆祥说。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赵周贤认为,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特别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全局上谋划党和国家发展的工作重点,正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动体现。
解决主要矛盾要求大力提升质量和效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到实现现代化至少一百年。十九大报告同样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韩庆祥说,把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团队认为,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距离党中央上一次提出“主要矛盾”的判断,时间过去了36年。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矛盾双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判断理由依据是什么?矛盾变化意味着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进行探寻追溯。
主要矛盾转化源于长久积累的物质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
回望40年,几个重要节点铭刻在历史的时间轴上: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式宣告,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尤其是近五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了坚实基础。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中国的发展轨迹从贫困时代到温饱时代、小康时代,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摆脱过去追随者、模仿者的角色,而开始以创新引领的进取姿态,重塑中国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主要矛盾转化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节奏和脉搏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和”之前讲的是“需要方”;“和”之后讲的是“供给方”。
他认为,社会矛盾在本质上讲的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越,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
何为发展不平衡?
胡鞍钢认为,发展不平衡,主要包括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本质,是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不匹配,特别体现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满足不了各类人群的需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何为发展不充分?
韩庆祥认为,发展不充分,既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也体现在中国制造需要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升级等方面。
追求发展上的平衡和充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现象。胡鞍钢表示,过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产规模与人们物质需求的不匹配,现在转向为生产质量与人们需求的不匹配。这是从温饱社会迈入小康社会,进而向共同富裕社会前进的国情使然。党中央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的发展阶段判断十分准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十分务实。
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根本任务与工作重点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历来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为判断社会阶段的变动新特点的重要依据。
毛泽东同志首先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主要矛盾中蕴含着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落后的社会生产是当时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根本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完成根本任务就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那时起,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庆祥说。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赵周贤认为,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特别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全局上谋划党和国家发展的工作重点,正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动体现。
解决主要矛盾要求大力提升质量和效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到实现现代化至少一百年。十九大报告同样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韩庆祥说,把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团队认为,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