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农村信用社考试招聘模拟练习及答案(四)
【练习题】
1.王某,17岁,高中毕业到外地工厂打工为生。从民事能力分类来讲,王某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附属民事行为能力人
2.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冲刺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3.下列典故或成语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20世纪90年代,在某省打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是800多元,如今新生农民工的工资也只不过1000多元,而该省的经济却在飞速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应该:
A.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C.督促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D.直接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员工的报酬
5.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构想成功运用的最早范例是:
A.解决台湾问题 B.澳门回归
C.香港回归 D.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民法总则》第十八条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C。解析:A项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可能落后于实践,也可能超前于实践,故A不选。B项实践是认识的先导的说法也是错误的,认识同样也可能先于实践从而作为实践的先导去指导实践,故B不选。D项说法错误,实践和认识有统一性的一面,但不是说实践与认识二者可以合为一体,故D不选。题干当中“冲刺未来”可以看做认识活动,“创造出来”可以看做实践活动,而“冲刺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强调的就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以预见为基础,通过实践真正把科学的冲刺和理论转化为现实,体现了实践高于认识。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C。解析: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体现的哲理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C。解析:农民工能够取得工资收入,证明劳动者已经享有了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所以A项不选;“最低工资标准”是员工的最基本的工资收入,不适宜将此直接作为员工的报酬,故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需要解决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农民工收入提高不相匹配的问题,政府通过税收调节的主要是高收入人群,对于平衡二者关系作用不大,所以B项不入选;另外,工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政府应该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合理的方式就是通过督促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来保证农民工的收入。故本题选C。
5.【答案】C。解析:“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是成功运用的最早范例是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时间是1997年7月1日,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怀抱。D项与题目无关,因此,本题选C。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