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国家电网电话招聘考试面试必考考点(九十一)
去年曾经有一幅漫画刷遍朋友圈,漫画描述的是两个处在不同时代的同龄女孩的隔空对话。左边是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城,一个衣衫褴褛的光着脚的小女孩向右边伸出手来仿佛在呼救。右边是2017年在安谧的城市里一个穿着暖和的现代小姑娘朝着左方伸出手来似乎在希冀能帮着左边的小女孩。初见这幅漫画,心酸至极,感慨那时的艰难,更感叹如今我们的孩子能茁壮成长的安宁岁月得来的不易。80、90、甚至00后出生的我们及我们的孩子,对那段血色的岁月是没有直观感受的,它更多的是历史书本上的一段文字,记忆于儿时或冬日的暖炕或夏夜的凉席上来自爷爷奶奶的睡前故事,曾经听来或许激昂,但毕竟未有真切感受,所以多年后脑子也仅剩下浅浅印记,唯一能不忘的,就是那一个个儿时崇拜的故事中的英雄,即使已讲不清他的事迹,但却能铭记他的名字,大概是听时的震撼深埋心底的缘故,我又想,是什么令小小的我们震撼,大抵是那种忘我、无畏、矢志不渝,为了理想抛却一切的信念吧,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信仰的无穷力量。
然而,这段不屈的、抗争的、惨烈的过往所留给我们这代和下一代记忆的过往,竟也正在被一些人所抹杀,不仅是那些过往,竟连现在的,正发生的,在我们身边的,英雄们也在被抹杀。我想,这多么可怕啊。抹杀的一是英雄、二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三是英雄所承载的精神。那么我们的,十来岁的,正在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孩子们,要接过我们接力棒、继续奋斗的孩子们,他们将直接对棒那头的我们、革命、党、政府产生质疑,这动摇的将是党和政府执政的根基;更为可怕的是,对奉献、牺牲、奋斗、抗争、为公等英雄精神怀疑的孩子们又如何可能又能力、如何能阻碍建设好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那些肆意造谣,诋毁英雄人物的人其心可诛,那些蒙昧其中盲目转发推波助澜者客气可叹!
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一定要秉承着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敬重、学习、弘扬英烈时机。作为学校,应大抓红色教育,如组织重走红色革命路线、观看抗日影片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红色基因。作为政府,大力落实《英烈保护法》,对于诋毁英烈的事件、严加惩处,营造良好健康正能量的社会风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