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面试备考指导(九十七)
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无人机产业良性发展,需要在不降低现有民航安全水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关无人机使用的法律和技术监管机制。首先,应明确无人机监管范围。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250克及以上的无人机需要实名登记纳入监管范围。鉴于航模也可以飞得很高,并可能具有较大动能,从而存在空中碰撞的潜在危险,因此也应探讨将航模纳入无人机监管范围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无人机治理应注重源头监管,积极完善无人机技术研发、制造、销售、培训和驾驶员的准入监管,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熟知监管框架和飞行规则。同时,对于无人机的驾驶人员,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倡导无人机行业自律,将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军事等区域不飞,作为众多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飞行准则。
无人机产业的技术性很强,因此,技术手段与法律的融合创新,应是未来无人机监管的努力方向。2015年底,民航局出台了《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强调了"无人机云"的重要性。未来,监管部门应积极建设和完善无人机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无人机与军民航空管系统、公安等部门的实时信息交换。一方面便捷无人机的飞行申请,并为其提供飞行相关服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无人机云平台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动态,并实时采取地理围栏设置、警示、禁区告警等监管策略。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和法律的双重护航。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监管手段,同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才能一方面保障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无人机产业和应用市场的发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