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劳动监察部门也不能机械地照搬法律,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以事实为依据积极作为,才是应该有的担当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81岁老人薛春勤讨薪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老人10个月工资遭拖欠一年多,讨薪无果,曾找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但工作人员却告知他由于超过了退休年龄不予受理。最新消息是,媒体报道介入后当地政府积极协调了有关方面,江苏富建集团已将拖欠的1万元工资还给了老人(4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
假如不是媒体报道介入、当地政府积极协调,薛春勤老人能否拿回自己的工资是个大大的问号。因为老人去劳动监察部门寻求维权,却遭遇“不予受理”的答复。虽然劳动部门告知他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但老人在时间上未必耗得起。事实证明,求助媒体之后,老人的权益才得到了保障。
这一案例有多个问题值得思考。比如,相关企业拖欠一位81岁老人1万元的工资,究竟是差这点钱还是差良心?再如,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答复虽然有法律依据,但却没有依据事实劳动关系进行处理,是机械执法还是不愿作为?有律师指出,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超龄劳动者遭欠薪、维权难的现象,那么这一群体权益如何保障?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