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国家电网人才招聘考试备考技巧(405)
背景:9月13日凌晨,苹果发布新手机iPhone X,新功能“Face ID”尤为引人瞩目。以后,无论解锁iPhone X或用它进行支付,看一眼手机就可以。
新京报发表观点:当舆论都在为“人脸识别”叫好时,或许也该问一问,刷脸安全吗?任何新技术都可能是双刃剑,在传递“黑科技”的同时,我们该如何防范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事实上,有关“人脸识别”商业化所涉及的隐私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既然一个手机号码都可以搞出那么多诈骗花样,更不要说独一无二的“人脸”了。目前,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我国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这可能与这一技术还不普及、公众以及管理部门认知度不高有关系,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注定会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常态。理应及早未雨绸缪,预作防范。等到出现问题与危机才来介入,那不仅会影响技术的演进,也会提高社会成本。在一个新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不仅民众个体要多一些戒备与防范意识,企业也应该多一些技术层面的保障措施,监管也要及时跟进。
小蒋随想:这两天,段子手们没少写关于“刷脸”的笑话。看过那些笑料之余,许多人心里多少会有疑虑——在我睡觉的时候,别人拿我的手机照我的脸,我的钱真会被转走?在3D打印越来越普及的未来,我的面孔会不会被别人偷偷打印?“刷脸”究竟会令生活更便利,还是会产生新隐患?当然,我们知道,创新是在前进中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因为可能产生问题而裹足不前。但我们不愿成为被新问题试炼的“小白鼠”,这种想法也不能被视为杞人忧天。问题有三个,一是技术提供者会不会为技术的安全性负责?二是有没有第三方(如保险公司)提供担保或承担连带责任?三是法律层面何时能够制定监管规范?如果这三个问题都不确定,对新技术保持谨慎乐观,恐怕就不是过虑。在某些公司与产品被“神话”的时候,冷静一点不是坏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