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龙江国家电网公司招聘考试时政热点(437)
书院是儒家的道场,由民间发起并主导的当代书院复兴呈现出儒学复兴的迹象,但其间的艰难险阻也显而易见。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制度与古代完全不同,存在发展于古代社会的儒学,必须经历“现代转型”,这仰赖深明传统的学者、理性对待传统的政府以及适合传统“转型”的民间生态。古代书院依赖的官方、乡绅、士林支持以及“学田”制度存在的基础都不见了,对其现代支撑的探索道阻且长。以上这些困难和阻力,现实地存在于当代书院生存发展的实际里,必须克服和解决,书院才有可以期望的未来。当代书院发展的共同困难可以概括为缺钱、缺人、缺思想(学术),具体到每个书院,缺的程度和比例有所不同。如果说,当代书院的出现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结果,那么,这些困难和阻力的存在或许说明“自觉与自信”的程度还不够。
那么,我们看看尼山圣源书院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走过10年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书院名誉院长牟钟鉴总结书院所以能够办得出色,理由主要有三条:(一)书院处于孔子出生地,传统土壤深厚,人有尊圣希贤之心,地方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支持,社会贤达鼎力支持,提供政策环境和物质空间;(二)有一批志同道合、前赴后继的事业骨干,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计功利,知行合一,勤俭办院,杜绝铺张,不拘一格,努力开拓,“以儒家精神办儒学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一大批老中青学者无私投入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三)开放包容,书院虽无专职队伍,却有省内外、海内外数量可观的有识之士和学者支撑,使书院扎根泗水、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实践着“继承古代书院传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推动各种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办院宗旨。
明体达用,守常持变,是儒学的一贯精神,以儒学为主导的书院,如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值得期待,更值得关注和支持。存续了一千几百年的书院,应与中华文化一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2日 11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