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是生命之河,也是幸福之河。人们依江而生,沿江而兴,滔滔江水里有文化,有财富,有民生。
虽是共饮一江水,沿江不同地区的民生水平却各有不同。长江两岸,既有上海、武汉、重庆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也有还在努力脱贫的三峡库区、中部蓄滞洪区和7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区发展条件差异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大,决定了民生长江的建设,应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分类施策。各地区只有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的要求,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整个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才会有较大提高。
民生幸福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可能脱离实际去盲目追求。当前长江经济带最大的实际,就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路,以经济长江、生态长江托举起民生长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强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一段时间以来,长江沿岸重发展、轻保护,重开发、轻修复,经济效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却没有同步增长。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保护中持续改善民生,是建设民生长江的必由之路。宜昌仙女镇桃店村过去一直使用堰塘水、浅层井水,政府多方论证、安装管网,尽力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自来水。等到通水时,村里一位老人喜不自禁地说:“好清亮的水啊,可以直接喝。”安全饮水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以惠及民生为抓手,促进当地百姓转变生态保护观念的努力。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吃上了生态饭、看到了久违的江豚,深感高质量发展不只是收入的增长,对于长江而言,可谓“清水似黄金”。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