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生态红线是底线要求,还必须明白,老百姓就不了业、致不了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就不会持久,也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比较突出,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如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成就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系统性变革,反过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考验我们的治理智慧和发展能力。
用制度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不仅能降低污染和能耗,也能增强企业供给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过去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激励一些企业主动作为,研发核心技术,加快转型升级;环保督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体制机制也在清理散乱污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下一步,还应健全法治,以工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前提,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标尺,从而优化生态环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以生态促发展,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是必由之路。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守住生态红线是底线要求,还必须明白,老百姓就不了业、致不了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就不会持久,也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湖北监利县为例,当地清理大批污染企业,转而依靠蓝天绿水净土,做足小龙虾、螃蟹、黄鳝生态养殖的文章。因品质好、原生态,产品广受市场认可,实实在在地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