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南方电网公司人力资源招聘平台笔试资料考点(372)

来源: 2019-02-11 09:08

 于是我们看到,《机智过人》《我是未来》《机会来了》等泛科技类节目近两年相继涌现,但是播出之后观众反响不一。有人认为这类节目能够为观众普及科学知识,也有人指出仅仅是“炫技”,与实际生活存在距离,不足以触动观众情感。诚然,科技内容接受起来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因此很多科技项目的电视化如果拿捏不好,容易形成重形式呈现、轻生活应用的状况,进而拉大节目与观众间的距离。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常说“科技改变未来”,很多新的科技手段、科技产品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科技进步议题显然有着更值得开掘的大众化表达。

近期正在播出的《智造将来》,提供了一种创作的新维度。节目在形态上定调为一档“暖科技”节目,从既有播出来看,在展示“炫酷”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类节目“标配”的同时,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更多与“人”密切相关的技术。例如,节目展示了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场一位因3D打印技术而重获行走能力的女孩现身舞台,观众动容不已;一位原本不能自主行走的帕金森患者借助一条神奇腰带,颤颤巍巍走向了自己的伴侣,两人在台上相拥而泣的画面更让不少观众忍不住红了眼眶。

原本看起来“高冷”的科技手段,因为人文关怀的注入,而变得打动人心。一个个因科技完成的“救赎”故事,让科技综艺传达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暖的力量。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正应如此,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视觉体验,普及未知的科学知识,更能用科技对弱者的帮助,体现人们生活中的希望与爱。在科技之上赋予人性的温度,正是《加油!向未来》《智造将来》等优秀科技类节目能够啃动这块创作“硬骨头”的关键秘诀。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甚至在很多领域中,人工智能已经释放出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人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正因如此,科技类综艺要想真正获得观众共鸣,就必须拿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内容出来。纵使再炫酷的科技元素,若不能为人类带来关怀,最终也只能输在冷冰冰的“科技感”上。毕竟,一切的科技创新都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是为了给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典林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