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利用调查就像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展示出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之下,亿万百姓的百态人生。而其中每一个数字的微小变化,都对应着、体现着相关顶层设计、多种制度措施的不凡成效。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此次调查覆盖11个省(市),共抽样20226户48580人。调查分别选定了2018年5月的一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调查对象按每15分钟一个时间段,在日志表中记录一天24小时的活动,从中看出被调查者日常时间如何分配,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性别之间有什么区别。比如,调查显示,居民睡觉休息的平均时间为9小时19分钟、看病就医的平均时间为4分钟、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1小时26分钟等。
事实上,这是我国第二次开展全国性的时间利用调查,与2008年第一次调查相比,数字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
首先,时间利用上的变化反映了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比如,10年间有酬劳动时间减少1.5%,而同期人均GDP增长约1倍——单位时间产出明显增加,反映出10年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时间比2008年减少32分钟,同时居民投入就业工作中的时间明显增多,这一升一降反映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018年,居民一天交通活动用时38分钟,比2008年减少近一半,其中,上班族工作交通时间比2008年减少16分钟,学生族上下学交通时间减少27分钟——这说明我国的交通设施、工具不断完善、改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10年前,人们平均一天的上网时间仅有14分钟,现在是2小时42分钟——“一部手机走天下”、互联网全面渗透社会生活有目共睹……
这些变化,不管是只有几分钟,还是大幅减少或提高,对应的都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发展趋势,是10年来各行各业劳动者和方方面面的力量、智慧。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