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元旦,不少人都在感慨“2018年终于要过去了,活到现在最难熬的一年”,今年我们经历了消费降级、房租涨价等一系列暴击,丧文化似乎逐渐成了年轻人的主流状态,它在却实实在在地担任了人们对生活困境的发泄口的功能,丧是一种真实的情绪,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策略。透过丧文化或许可以了解年轻人心理的部分真相。
面对生存和欲望,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他们的丧,今年“丧”的呼声那么高,有社会客观原因,但也跟大众心理、年轻人旺盛的表达欲脱不了关系。如果认真梳理当前流行的所谓“丧文化”,可以发现,其实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丧”,和外界对于“丧”的解读,有着微妙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是,其实“丧”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
相比于心灵鸡汤,“丧文化”这样简单粗暴的营销反而能够引起年轻人共鸣,唤起他们的情感共振。而且,并不是“丧文化”的文字一定会带给人们负能量,大多数人只会以此来讽刺、吐槽一些现状,而这些“负能量”有时正是“正能量” 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不会对这些丧气的话感到反感。
此外,丧文化的流行与商业媒体造势也是分不开的,商业在造梦,也在贩卖焦虑。社交媒体传播丧文化,被媒体包围的年轻人很难不焦虑,而商业紧紧抓住他们的焦虑,一面激发焦虑引起共鸣,一面创造渴求,为大众造梦。有很多文章和博主都在谈这届年轻人消费降级了,从租房到吃饭、到购物使用拼多多。这种说法很快引起了年轻人新一轮的焦虑,经济下行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转移到了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不满之上,从而使丧文化的宣传与感召成为了恶性循环。
在丧文化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对年轻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只是抱着一种娱乐态度,但丧的伪装太久了,丧就成为了自己的常态。丧瓦解着社会的精气神,我们需要警惕,否则会让年轻人形成消极避世,不思进取的心态。
也许有人会说,经济寒冬下生活困难,“丧一丧”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抱怨或许会给人些许的安慰,但当人们形成了心理上的脆弱感和对消极感情的依赖,丧就只是人们自我欺骗的麻醉剂了。我们反思丧文化的流行,并不是在批评年轻人的负面情绪,而是希望年轻人能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我们需要的是生活压力的勇气,毫无疑问这比口头说一说生活艰难要难得多,但实干才能兴邦,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努力,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同时,社会也应该给年轻人犯错的机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才能让他们增强抵御丧文化的能力,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文/李蒙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