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海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经济学资料(461)
(三)1993年SNA:适应可持续发展观需要。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倡和普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观的重要进步。与1968年SNA相比,1993年SNA不仅框架内容有较大变化,而且更新了一些概念和术语,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第一,以经济核算为中心,建立环境核算卫星账户体系;第二,增加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要素的核算与分析;第三,强调对非正规经济的核算。
(四)2008年SNA:适应包容性增长观需要。
包容性增长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在包容性增长观下,2008年SNA应运而生,涉及世界社会、经济、科技、环境、政治等领域的前沿课题。
2008年SNA的变化是为了与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方法论研究的改进和用户的需求更加协调一致:结构上的变化,满足新经济环境的需要;议题和核算内容的调整,吸收了方法研究的进展;与其他国际统计手册的协调以在全球执行力的加强,确保与用户需求更好地衔接。
将研发支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具有重要导向激励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不同时期宏观调控与管理的需要,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MPS模式、MPS与SNA混合模式及SNA模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宏观管理和社会公众对国民经济核算产生了许多新需求。加之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已经执行2008年SNA,因此,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以适应新形势需求。于是,在系统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于2017年7月获得国务院批复实施。
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十个方面创新发展,有些我们已经在做了,有些未来要加紧做。这里,主要列举其中的两个方面。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