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每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都会特别提到困难群众、贫困人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走访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看看这里写下了怎样的“脱贫故事”。
——编 者
白墙灰瓦的现代住房错落有致,蔬菜大棚、农家乐、电商网点散落其间;柏油路、路灯、洁净水源、宽带设施一应俱全,整洁厕所、生物质炉、家电家具不一而足……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3年前还土坯房零零散散、人畜混住、收入贫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2018年已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
凉山州大多数地方,处在地形崎岖、海拔较高的大凉山腹地,交通闭塞、气候高寒,天然阻断了许多致富可能。从西昌出发前往火普村,没走多远车外温度就显示下降了近10摄氏度。不要小看了这降温,积温不足,大多数农作物都无法正常种植。大凉山几乎聚集了所有的贫困因子,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不足、自然条件恶劣交织一起,令脱贫攻坚的难度陡增。然而近年来,质的飞跃正迅速发生。2018年春节,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来到火普村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究竟是什么力量,让火普村这朵红红火火的“索玛花”,成为凉山脱贫攻坚的成功范例?
从过去刀耕火种的土豆、荞麦、元根“老三样”,发展到今天蔬菜大棚里羊肚菌、草莓等“新物种”,是市场经济的暖流融动了高寒气候的冻土;推进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借牛还牛”“借猪还猪”,是机制创新盘活了发展资源;农民夜校传授知识技能、火塘夜话激发致富干劲、道德银行涵养文明习惯,是内生动力的激增甩开了脱贫致富的臂膀;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农技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各尽其职,“五个一”帮扶机制厚植起社会合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打赢脱贫攻坚战说到底,靠的正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